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01日
解放区 迸发新活力
端午节教小朋友包粽子。
向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开展庆“七一”活动。
即将全线通车的牧野路。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虎石新材料项目。
流光溢彩的解放·新田坊。
掩映在群山中的焦作影视城。
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
(本版照片由解放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詹长松
解放精神
敢为人先
敢当率先
敢拼争先
敢超领先
解放区,全国唯一以“解放区”命名的城区。
作为“百年焦作”的肇始之地,在这6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曾经书写了太多传奇,承载了无数荣光。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解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河南省营商环境先进市辖区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解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以非凡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战胜重重挑战,锚定“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区”总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全区之力全面打响数字赋新、商旅出新、工业上新、金融促新“四新会战”,奋力开创解放“二次创业”新局面,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中争先锋、作表率。
稳的根基
更加牢固
经济运行稳。1~8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5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虽然全市横向比较解放区各项经济指标仍不够理想,但总体指标整体平稳并逐步好转。
市场主体稳。民营经济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全区规上企业在库达270家。其中以工业企业、批发零售、建筑业、房地产业为主,分别为23家、97家、84家、26家,市场主体总数31463家,同比增长6.7%,数量居各城区第一。
金融支撑稳。金融保险机构达32家,上半年解放区金融业增加值总量、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增加值10.3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23.8%,占全区GDP的11.9%。连续3年被评为金融工作先进县(市、区)。
就业形势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20%、188.5%。实行“4+2”人口计划,开展各类培训612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098人,被评为河南省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大局稳。各级各部门坚持系统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健全各类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机制,沉着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隐患。坚决守牢“三保”、防汛、消防、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网络舆情等安全底线,突出抓好征迁安置、问题楼盘、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进的动能
更加增强
全力以赴促转型。数字经济、文商旅、都市新工业三大产业更加深入人心,园区经济、楼宇经济支撑更加有力。八大园区前8个月累计税收1.03亿元;中科融合算力中心、国家物联网标识中心等重大数字产业类项目进展顺利。新老商圈三大商业综合体零售总额达10亿元,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万达、王府井被授予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百年矿业遗址公园等13个总投资60.93亿元的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新田坊”主题商业街东区建成投用,已成为一个集休闲、餐饮、购物、文化为一体的网红打卡热地;平东里、云川印象未来将成为文商旅示范片区新亮点。虎石新材料完成主厂房建设。
全面攻坚推项目。狠抓“三十工程”“550”重点项目推动实施。4个省重点、15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7.33亿元、57.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5.88%、105.56%。前十二期“三个一批”在库项目开工率100%、投产率60%、达效率100%。
全员上阵抓招商。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深圳、山东、福建等地招商考察,签约智能智造产业园等项目19个,总投资近60亿元,中科星桥空天大数据、豫西北应急救援基地等项目对接进展顺利。接洽来访客商330余批次,招商引资磁场效应逐步形成。
全力对上争资金。今年共争取到位上级政策性资金4.5亿元,位居各城区第一,争取上级直达资金8520万元。强化金融支持,与国开行、市城发集团合作,争取融资6800万元。到位省外境内资金42.83亿元。
好的态势
更加巩固
科技创新局面更加向好。目前解放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入库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8家、31家、7家。铁路电缆智能仓储等7个投资2亿元的5G项目推进顺利。
市场消费更加向好。开展促消费活动13场,带动销售额3000余万元,电子商务交易额5000余万元,家电以旧换新消费1630万元,高居全市第一。旅游业热度持续高涨,1~8月份全区共接待游客829.16万人次,占各城区的39.85%,综合收入53.19亿元,人均花费641.5元。
营商环境更加向好。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创新政务服务2.0模式,设立“办不成事”窗口11个,开办登记办理时限由1个工作日缩减至0.5个工作日。依托数字金融服务超市,帮助335家企业贷款7.7亿元。发布惠企政策63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34项,发放奖补资金153.8万元,拨付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82.5万元,56家企业获得“科技贷”2090万元。群众生活更加向好。上半年民生支出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7%。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管更加智能智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
干的氛围
更加浓厚
着力提升“干”的能力。坚持从源头储备、专业培训、一线磨砺等方面发力,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培养了一支爱城市、懂经济、熟产业、善招商、会服务的干部队伍、业务精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干部人才支撑。
不断激发“干”的动力。制定激励担当作为措施13条,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年度评优等挂钩,今年年初以来调整干部6批172人次,有力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严肃“干”的作风。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三不腐”。目前共立案114人,党纪政务处分135人,组织处理52人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