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18日
焦作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背后的深度考量
修武叠彩洞。 邱大军 摄
唐陀罗尼经幢。
(沁阳市文管所供图)
修获武人民政府旧址内一处办公地。 (武陟县文管所供图)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焦作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于今年5月拉开序幕。截至目前,全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9处,复核“三普”文物数量2863处,居全省首位。
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始于1956年,此次文物普查距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有12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我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00余处,文物数量达到了新高峰。特别是一些重要文物的发现,不仅揭开了焦作历史的新扉页,而且其在文旅融合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发现”增添文化“新高度”
武陟,是我市文物大县。在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武陟已初步确定了河内、武陟黄沁河堤防县界碑,修获武人民政府旧址、西滑封五七学校旧址、乔庙天主教堂、亚圣祠、武陟县永济渠石坝及河道遗址等一批重要文物,为武陟黄河文化再添新成员。
据武陟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武陟县永济渠石坝及河道遗址是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的重要发现。武陟县永济渠石坝及河道遗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公元608年,隋炀帝征用河北诸郡百万民工,开凿永济渠,“引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水部备考》载)。明万历年间,沁河在木栾店莲花池决口,永济渠渠首被淹没,沁河入黄口改道,永济渠武陟段不再发挥漕运作用。
多年来,文物考古专家试图找到永济渠渠道位置,以验证史料记载。2020年7月,文物考古专家新发现了疑似永济渠的石坝及堤坝东南的河道遗迹,堤坝西南至东北走向,长度不明。坝体沙土及条石缝隙内出土有较多的白瓷片和少量钧瓷片、黑釉瓷片等,经初步鉴定,其为宋金时期以前的遗物。
在修武同样有重要发现。此次文物普查,该县将许多人熟知的叠彩洞列入近现代文物保护范围。此前,修武叠彩洞已在修武文旅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叠彩洞,位于云台山镇片马村辖区内,是连接豫晋两省的高山公路隧道,共有19个公路隧道,最长的有500米,大小山洞长度达4831米,加上蜿蜒的山路,总长10千米,每百米路程平均升高5米坡度,整个叠彩洞上下落差达912米。1977年至1987年,历经10年修成。其充分彰显了修武人民为改变恶劣生存环境敢于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
目前,沁阳已完成普查30条文物线索,初步确定了唐陀罗尼经幢、沁阳县人民政府旧址、明安靖王墓、商周邘邰遗址、清西向陈氏宗祠等一批重要文物。
据沁阳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唐代陀罗尼经幢十分罕见。该经幢位于沁阳市紫陵镇范村南侧的兴福寺门前,1979年搬迁至沁阳市博物馆院内。其为青石质地,现存高度4.7米,幢顶形似塔刹,分为七层。幢顶第三层雕刻有八面莲花瓣,形如华盖;第五层雕刻有一尊佛像、菩萨像;第六层雕刻有八面缨络帷幔;第七层雕刻有两层仰莲,中间雕作四面柱形,每面浮雕一卧狮,朝向四方。唐代陀罗尼经幢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对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何保护与利用“新发现”
采访时,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要求,焦作“新发现”要占到焦作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计数量的10%至20%,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征集线索反复核实,而且还要思考针对“新发现”的保护工作。
的确如此。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普查”后又消失的文物不在少数,有些地区消失的文物数量之大令人惊讶。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新发现”,是一个课题。
据介绍,在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修武县文物部门的工作得到了点赞。其背后原因是,文物在修武县文旅融合产业中的作用得到了释放,比如叠彩洞等。进而,文旅产业的发展也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找到了新途径。
我市是文物遗产大市,共有文物遗迹30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14处,有博物馆、纪念馆13家,馆藏文物达5.3万余件。庞大的文物遗产正在助推我市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此次文物普查工作。市领导多次强调,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保护与民生、保护与利用、单体保护和整体保护的关系,有序做好保护修缮、环境整治、活化利用等工作,切实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在普查过程中,我市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强化队伍建设,全力解决普查经费。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已全部落实文物普查经费。目前,我市正在制订《焦作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机制约束,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