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30日

打通信息壁垒解决“不能认” 统一项目标准解决“不敢认”

我市破解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难题

本报讯(记者仝伟平、王冰)如何破解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难题?今年,我市通过打通信息壁垒、统一项目标准等一系列“微改革”,破解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敢认”难题,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多头检查、重复检验一直是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反映强烈的问题。为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这一痛点,今年,我市以医检互认应用推动便民就医“微改革”,并纳入全市重点改革项目加以推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不再重复检查检验,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费用,是惠及患者的一件好事、实事。但在实际推进中,存在部分医疗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敢认”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靶向施治,推动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实现跨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互认。

数据不通,无法互认共享,是导致“不能认”的关键。我市抓住打通信息壁垒这一关键点,在全市统一推广“一平台”、实现“一应用”。“一平台”,即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我市统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接口路径、标准化业务质控及互认规则等,推动全面对接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医生接诊患者可调阅其他医疗机构的检验资料,实时查看高清完整原始检验结果。“一应用”,即“医检互认”应用。通过开放调阅渠道,我市实现辖区37所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质量控制是关键。”市医学检验质控中心主任李军民说,各医院的检查检验项目质控水平不一是相互之间“不敢认”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根据河南省确定的检查项目,组织专家进一步统一了五大类82项医学检验项目、60项检查项目互认标准,覆盖诊疗常见、高费、高频检查检验项目,明确10种可不认的情形,解除一线医生“不敢认”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我市医学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00%全覆盖,比省定目标提前8个月完成,互认率由4月份的18%提升至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共节约群众就医费用832万元,惠及群众33.74万余人次,医学检验线上互认率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