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02日
懂得多 有耐心 互动强
AI讲解员在我市博物馆“上岗”
我市数字博物馆建设再上新台阶
详见今日本报A08版
游客体验市博物馆全息投影。
(市博物馆供图)
本报讯(记者王玮萱)近年来,AI人工智能席卷各领域,全国各博物馆也在争相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以此增强博物馆的体验感。近期,记者注意到,武陟县博物馆、博爱县博物馆、沁阳市博物馆也开始尝鲜,引入AI讲解员,对重点馆藏文物进行讲解。此举是我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人工智能与我市文旅产业的一次碰撞和融合。
11月26日,武陟县博物馆AI讲解员正式“上岗”,观众可通过该馆提供的手机端口或电脑端口上线。AI讲解员向观众讲解了武陟县博物馆珍藏——鎏金铜狮。只见“她”身着旗袍,立在文物一侧,语速不紧不慢,吐字清晰,将鎏金铜狮的历史娓娓道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低语,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聚焦于一件极具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的瑰宝——鎏金铜狮。鎏金铜狮属五代时期文物,蹲高50厘米,身长83厘米。蹲坐,昂首。前腿直立、颈有项圈、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张口,小耳,尾上翘,空腹,脊部有一长方形孔。铜狮由熔模铸造工艺制作而成,造型凶猛,形象逼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跟随AI讲解员的介绍,观众很快沉浸其中。
不仅如此,这位AI美女还可与观众实时互动。比如:这尊鎏金铜狮是在哪里发现的?参加过哪些外展?武陟县博物馆参观须知?她都可以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
与武陟县博物馆不同,在博爱县博物馆“上岗”的AI讲解员是一位西装革履的大帅哥。
今年9月,博爱县博物馆AI讲解员上线,首个讲解的是该馆“镇馆之宝”——七层彩绘连阁式陶仓楼。在AI讲解员的讲解下,观众坐在家中,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了解这座“天下第一楼”。其通高199厘米,由院落、主楼、附楼和阁道四部分共33件单体组合而成,可分拆组装,是馆藏一级品,也是我国至今出土的最高大的汉代陶仓楼。此外,AI讲解员还解锁了该馆另一件珍品——北魏石刻造像。
除观看视频外,观众同样也能随时随地与AI讲解员互动。例如:七层彩绘连阁式陶仓楼的构造?七层彩绘连阁式陶仓楼有多大?七层彩绘连阁式陶仓楼是什么时候发掘出土的?AI讲解员会详细解答。
AI人工智能支持多种互动模式,点击“通话模式”即可进行切换。这种互动模式极具科技感,观众与AI讲解员“通电话”,仿佛是在玩时空穿越。
与此同时,今年9月,沁阳市博物馆也推出了AI讲解人工智能服务,实现了观众不到馆,也能身临其境实现馆内珍藏抢先看。
据介绍,目前,武陟县博物馆、博爱县博物馆、沁阳市博物馆所提供的AI人工智能服务仍在逐步深化中。AI人工智能服务将具备“听得懂、答得出、懂得多、讲得真”等优点,拥有更好的交互体验,不仅响应速度快,而且与观众的每一次对话都能如真人般连贯自然,显著提升公众的游览体验。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各博物馆推出了“云展览”“智慧导览器”“AR展示”等,逐步增强博物馆的体验感、科技感,让文物“走向”大众,让大众不出家门也能感受地方历史文化的厚重。
然而采访时,一位资深博物馆人说:“我市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任重道远。我市各博物馆发展数字化,离不开博物馆藏品系统、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只有在做好自身藏品数字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博物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