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30日

建强头雁矩阵 领航乡村振兴

沁阳市构建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原钰恒、孟腾飞)“全国每10个皮筋里就有8个是俺村生产的,美国和中东、美洲、非洲市场都有范村的皮筋。”12月25日,谈及村里的特色产业,沁阳市紫陵镇范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天良自豪地说。

张天良2018担任范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皮筋头饰产业,走上了共同致富路。如今,范村皮筋头饰已有6个大类、500多个品种、4000多种款式,年产值2亿多元。经过多年发展,该村也成为业界有名的“中国皮筋头饰之乡”。

张天良仅是沁阳市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头雁”之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该市着力构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的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持续建强“头雁矩阵”,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证。截至目前,该市307名村党支部书记中,255人有致富产业和带富能力;储备后备力量763人,平均年龄36.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71.17%,包括475名产业致富带头人。

选“头雁”。该市实施乡土人才回归工程,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兴业,组织召开在外人员座谈会、老乡会,先后动员148名“能人”返乡任村党支部书记。山王庄镇马庄村返乡创业的90后女大学生郜姚姚,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创业,带领村民传承发展山王庄姜酱、姜糖膏、姜糖片、醋泡姜、姜芽肉片等传统制作技艺,大力开发加工新产品;开办晶品农庄,发展220亩生态种植基地,年销售额120余万元。

育“头雁”。该市注重在优秀青年群体中选拔人才,按照“可用、可育、可带”三个类别培养农村青年群体,遴选17名35岁以下有致富产业和带富愿望的优秀青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将402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返乡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

练“头雁”。该市摸排一批地缘相邻、产业相近、要素相聚、愿景相同的村级产业,设立了以皮筋头饰、驴肉加工、非遗黑陶、养生花茶等主导产业为主的区域党委,100多名“头雁”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就业11.6万人,引导339个村(社区)因地制宜谋划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348个。

护“头雁”。该市优化薪酬体系,完善“基本报酬+绩效报酬+争先奖励”薪酬体系,每年拿出2300万元保障村干部基本待遇,对集体经济年收益30万元以上的,从当年收益增量中拿出5%给予奖励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