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6日

带你了解“象皮肿”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前不久,一位肿瘤患者致电本刊热线,说自己在治疗后肢体皮肤有增粗变厚的现象,有人告诉他这是“象皮肿”。他想找专家问问这是咋回事。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国际伤口治疗师,市人民医院外科门诊护士长、慢创门诊负责人程雪燕。她解释道,“象皮肿”在医学上称为淋巴水肿,是指身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等一系列病变的病症。如果发生在肢体部位,就会出现肢体增粗的情况,发展到后期,皮肤还会增厚、粗糙,坚韧得如同象皮一般,因此也被称作“象皮肿”。

程雪燕介绍,淋巴系统就像身体内的“清道夫”,本应负责将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可一旦淋巴液循环出现障碍,无法正常回流,就容易引发淋巴水肿这一病症,进而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是由先天因素所引起,具体来说,是因为淋巴结或淋巴管发育不正常导致的。就好比原本设计好的“排水管道”在建造时出现了管径过细、管道缺失或者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那么“水流”(淋巴液)自然就不能正常地被输送出去,进而在局部积聚起来,最终引发淋巴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成因较为复杂,首先,手术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例如乳腺癌根治术、盆腔肿瘤手术、淋巴结清扫术等,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很可能会损伤到淋巴管,使原本通畅的淋巴循环通路被破坏,导致水肿出现。其次,损伤也不容忽视。像腋窝、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局部放疗,射线对淋巴管和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引起淋巴管扩张,随后纤维组织、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淋巴管纤维化、管路闭塞,影响淋巴液回流,引发水肿。第三,恶性肿瘤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肿瘤本身有可能阻塞淋巴管;另一方面,肿瘤细胞迅速增大、扩散,也会压迫附近的组织或者累及到附近的淋巴结。第四,感染、炎症同样会引发淋巴水肿。

程雪燕提醒,淋巴水肿有导致肢体致残风险、引发感染以及合并其他疾病隐患。因此,一旦发现淋巴水肿必须重视起来,并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而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淋巴水肿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因为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会使淋巴液回流不畅,容易在局部积聚,增加发病风险。其次,保证适当的运动量。像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都有助于促进淋巴系统的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概率。第三,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第四,应注意控制体重。肥胖会加大淋巴系统的负担。第五,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利于淋巴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此外,要尽可能避免那些可能引发淋巴水肿的潜在致病因素。一方面,需避免受伤、创伤以及压迫,并远离极端温度刺激,避免长时间待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一方面,像足癣、毛囊炎、丹毒等疾病,如果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淋巴管受损,进而引发淋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