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6日
用影像让疾病无所遁形
——记中站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团队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许多人眼中,放射科医生只是拍拍片子。然而,在中站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团队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与各临床科室紧密合作,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时下正值数九寒冬,前到医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放射科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疾病诊治,影像先行。该院放射科团队上下一心,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投入救死扶伤的事业中,他们用精进的技术操作机器,让疾病无所遁形。
创新技术应用
让病灶显原形
前不久,78岁的常爷爷感到心前区疼痛,于是赶紧到中站区人民医院就诊。该院放射科医生为常爷爷进行了核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其左前降支(LAD)近段管腔狭窄约70%,右冠状动脉(RCA)中段、左回旋支(LCX)远段管壁硬化性改变。随后,该院内科医生对常大爷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又进行DSA冠脉造影,显示其左前降支近段管腔狭窄70%。医生与常爷爷的家属沟通后,为其实施支架置入术。术后,常爷爷的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DSA冠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这项检查需要把导管送至主动脉,通过注入碘对比剂使冠脉显影,所以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该科主任张波说,“目前,无须打造影剂、引领无创心脏冠脉检查新标准的磁共振冠脉成像项目率先在我院落地实施,这标志着我院在全市率先进入冠心病无创筛查和预防的新时代。”
打造优质团队
提升医技能力
“诊断治疗,影像先行。”张波说,影像医生就是临床医生的“眼”,外科手术中的“GPS”。如今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影像检查,很大一部分疾病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都需要影像医生的精准诊断。但是,想要精准诊断其实并不容易,影像医生需要全面的临床知识、影像专业知识以及临床经验。张波介绍,医学影像(DR、CT、MRI)为患者作检查,每个部位少则1幅图,多则几百上千幅图,每一幅图片的每一个角落都要看到,努力找出病变,不遗漏任何蛛丝马迹。“每一张片子都弥足珍贵,因为它的背后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张波说,每个影像检查决定着临床决策,决定着患者的喜与忧,甚至是生和死,因此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差错。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张波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情况下,团队会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定期与相关临床科室进行业务交流,并派遣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提升科室业务水平。
张波认为,影像医学是新设备、新技术高度集成的交叉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疾病谱不断变化,必须不停地学习。
经过人才引进与培养,如今的中站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已经拥有10名包括影像诊断医师、影像技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在内的医疗团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5名影像诊断医师中,张波、赵艳军、郭玉廷均为副主任医师,他们拥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青年医生的传帮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精准医疗的道路上,中站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团队用智慧、汗水和爱心,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未来,他们将继续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为精准医疗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