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05日
赵利红:
青春之花在司法为民中绽放
赵利红在阅卷。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摄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柔情似水,铁骨铮铮,她就是马村区法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赵利红。
2021年,因工作需要,赵利红离开工作近1年的政治处,调入执行局工作,行政转执行,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执行对赵利红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一切需要从零开始。“法院执行工作并不是外人想的那样坐在办公室打一个电话,催一下履行义务就行,更多的工作是在路上,是在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的执行现场。”赵利红说,查封、扣押、冻结、拘留……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要求,都给她带来不小的考验。
为了尽快适应执行工作,赵利红积极调整工作节奏,在繁重的办案压力和紧张忙碌中不断历练,白天熟悉执行流程积极办案,晚上加班加点恶补业务知识,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执行工作的各项要求。刚到执行局的半年时间里,赵利红共办理执行案件22件,她所承办的案件财产成交率为100%,处置财产金额3000万余元。
执行就要迎难而上,即使步履维艰,也不放弃。赵利红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执行好每一起案件,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凛冽,她执行的步履从未停歇,只为将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兑换成“真金白银”。
2023年3月,赵利红开始承办执行保全案件,其中有一起案件需要前往甘肃查封被执行人名下的采矿权。异地办案并非顺风顺水,作为一位女干警,赵利红在气质与外形上的威严性都不够,再加上被保全企业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她远赴千里来执行,可想而知不会太顺利。一般情况下,办理冻结只需要半个小时,但这项业务从当天9时开始,一直到临近下午下班才办完,若不是她一直在旁边盯着,恐怕要到第二天才能办完。
在赵利红看来,执行工作不是冷冰冰的强制执行,强制执行不是不计后果的乱执行,需要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需要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把司法为民做实做细做深。尤其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赵利红坚持综合考量,规避机械式的执行,而是用耐心换理解,让执行工作有血有肉、充实饱满。
如果被保全企业还有发展前景,赵利红便想着如何“放水养鱼”,对经营用车、经营场地等资产灵活使用“活封、活扣”的执行办法,尽最大努力让企业“活下来”。在某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保全某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面对可供保全的资金,赵利红没有选择简单地将被保全企业名下的资金进行冻结,而是“活封”了该贸易有限公司名下的15台机器设备、1座办公楼、1座厂房和11辆企业货车,使得申请人3288万元得以足额保全,同时也保障了被保全人正常生产经营。她抓住此机会,向该贸易有限公司讲明执行保全的利弊,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赢得双方一致好评。
办案是赵利红历练自我的渠道,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也是她的本职工作之一。在执行局,她负责指挥中心、执行质效、委托督办、执行案款、工作通报、总结汇报、普法宣传等一系列综合工作,即使工作千头万绪,但从未见她有过丝毫懈怠,无论是哪项工作,她都能高质高效完成。
没有浓墨重彩的华章,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是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赵利红将“最美芳华”献给司法这份不平凡的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的青春在法院飞扬,她的信仰在法院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