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7日

焦作怀川高科发展有限公司

当先锋挑大梁打造重要增长极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紫荆大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大狮涝河治理工程基本完工,保障园区防洪安全。

沙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稳步实施。

黄河路东段施工完成,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核心提示

这是一片涌动着智能与创新的沃土;这是一个承载着梦想与实干的地方。

焦作市怀川高科产业园,带着市委、市政府重托,致力承接全市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项目,引领带动焦作中心城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开放包容创新、高端产业集聚、宜创宜业宜居的重要增长极。高新区为加快推进怀川高科开发建设,同时做好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组建怀川高科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成立焦作市怀川高科发展有限公司,统筹推进产业园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育、产业培育、投融资等工作。

攀“高”不止,从“新”出发;奋进征程,看我作为。焦作市怀川高科发展有限公司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区有关产业园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园区开发建设、产业导入、项目招引等重点工作,强力实施全区“1015”战略,狠抓关键重点工作落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得力的举措,全力推进怀川高科产业园高质量开发建设,奋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挑大梁,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中贡献力量。

全力高标编制规划

把准功能定位

焦作市怀川高科产业园位于焦作市高新区东南部,规划范围西至中原路,南至G327,东至东海大道,北至菏宝高速,面积约22.9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7.63平方公里。按照“以区为主、市区联合、市场参与”的原则,进一步明晰园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引入投资实力强、产业资源多、管理运营产业园区比较专业的战略投资人(或联合体),统筹推进园区整体的开发建设、投资融资、产业导入、运营管理,依靠园区内管理运营的收益,实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成本的自平衡。

产业发展上,以高端装备制造、功能性新材料为两大主导产业,以城市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为远期战略支撑,同时布局综合服务中心、工业邻里中心、现代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体系,支撑园区高品质运营。

开发建设上,坚持基础先行、完善功能,推进基础设施先行、村民安置先行、公共服务先行、生态建设先行,完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为后续开发建设、项目落地奠定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园区开发建设运营采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模式,吸引入驻企业、专业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对资金筹措、土地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进行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坚持分期实施、滚动开发,合理安排开发建设时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分轻重缓急实施功能性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可持续建设;坚持项目支撑、产业兴园,围绕园区确定的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集群招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我市现有“链主”企业优势,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瞄准行业龙头,努力在引进头部企业、关键项目上取得突破。

环境服务上,设置产业入驻门槛和项目入驻负面清单,严把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生态环境关;改革创新、高效服务,实行投资项目承诺制、“一枚印章管审批”、统一区域评估、“标准地”出让等,实现“拿地即开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服务,努力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热等用能成本。

目前,按照市政府批复的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园区开发建设实际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接续编制了道路、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六个方面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的评审和论证。规划体系的完善和确立,对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将起到极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全力提速招商引资

聚焦主导产业

该园区坚持“园区开发,项目为王,产业为先”的理念和要求,围绕园区两大主导产业定位,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产业招引和项目对接,确保园区开发建设有坚实的产业资源和入驻项目的支撑。从市“一赛一节”经贸洽谈会签约,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起,初步建立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模式,到加快推进产业园内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大狮涝河整理、污水治理等),举行大沙河南污水处理厂开工奠基仪式,启动首批重点项目,完善功能,补齐短板,边建边招,分别与20多家央企及多家优质大型民营企业洽谈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建设事宜,创新发展模式和主导产业导入途径,积极对接上海、深圳等多家大型客商开展招商。

招商引资,该园区把招引产业“链主”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度探讨产业定位、招商方向、导入途径、基金运作和产业运营等,同时与多家银行对接合作,发挥优势资本作用,深挖优质资源,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大引强、项目运营管理等奠定基础。目前,正在洽谈对接10余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争取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强力推进“三十工程”

夯实发展基础

记者近日走进该园区,发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该园区紧盯市“三十工程”紫荆大道、大狮涝河和沙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年度施工任务,督促协调施工单位在守牢环保底线的前提下,整合力量,开足马力,倒排工期,交叉作业,确保完成市定目标;积极组织相关乡镇(街道)及时化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工程施工创造优良环境。

紫荆大道工程是产业园区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贯穿产业园区东西方向的一条主干道。该项目全长约6700米,道路红线宽45米,主要建设内容包含道路、雨污管网、照明、交通、桥涵等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约2.5亿元。该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从中原路至文昌路,长度约3200米,工程投资约1.02亿元;二期工程从文昌路至东海大道,长度约3500米,工程投资约1.48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对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园区的通行条件将起到重要作用,对下一步园区的产业招引和项目入驻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作为园区主干道的紫荆大道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西段道路工程雨水工程已开挖沟槽并敷设管道5314米,污水工程已开挖沟槽并敷设管道3300米;路基整形完成1050米,回填土方12000立方米;土方弃运50000立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35%。

与此同时,作为园区主要景观河道和承载园区排洪工程的大狮涝河建设,于2024年9月底获批6873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快速启动勘测定界和用地组卷报批工作,于2024年12月初完成施工招标工作,随后迅速组织中标单位进入东海大道至修武段开始有序施工,目前护坡修复完成1360米,河底疏浚1200米,其中五刘路至修武界530米已疏浚完成。作为园区建设重点的沙南污水处理厂,目前完成投资2.4亿元,主体结构建设完成70%,配套污水管网已完成10012米,占污水管网总量的70.15%。

奋力提升保障能力

挖掘资源禀赋

2024年以来,该园区与中信银行、建行、中行、工行、国开行等多家银行以及优势资本、华夏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深入对接,探讨园区贷、专项债、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进一步寻找优质资源,研究合作模式,拓宽资金渠道。同时,依据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实际,瞄准国家政策支持的范围和领域,积极谋划专项债项目5个,其中已获得国家和省“四通过”的项目3个,债券资金需求为8.7亿元,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该园区为满足产业园内水、电、气、热、油等要素保障,降低入驻园区企业的生产成本,充分利用穿园区而过的四条天然气输气管线的资源优势,积极协调输气单位在园区内建设门站,谋划天然气直供和分布式能源站、增量配电网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幅度降低入园企业的用能成本,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附力,着力打造要素保障的洼地,为园区产业导入和项目入驻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园区发展“形”已成,产业发展“势”已起。站在新的起点,该园区将继续围绕主导产业,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而攀、与“新”同行,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中开创新局面、绽放新精彩。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郭树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