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5日
公益诉讼让“崎路”变“坦途”
本报记者 胡 月
“这路可算修好了,以前坑洼不平,下雨天骑车经过,我心里直打鼓,就怕摔着。现在检察机关出手,路平坦了,出行踏实多了。”日前,家住山阳区的李女士,站在修整后的解放东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上,难掩欣喜之情。
这条非机动车道长约1.5公里,曾是附近居民出行的“老大难”,道路上布满坑洞,大的小的、深的浅的,星罗棋布,有些坑洞面积较大的,宛如一个个陷阱,每到夜间光线昏暗,再碰上雨天道路湿滑,骑车人稍不留意就可能连人带车栽进坑中。附近居民说:“这些坑洞存在近两年了,给大家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可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去年8月初,山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接到群众反映的线索后,迅速响应。办案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实地查看路况。只见那坑洼的路面,车辆经过时颠簸起伏,群众骑行小心翼翼。初步调查后,检察机关敏锐察觉到,这些坑洞不仅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还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利益正遭受侵害。
事不宜迟,检察机关果断立案。技术部门迅速跟进,对现场展开详细勘查,最终精准确认了210余处坑洞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
同年8月29日,山阳区检察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明确要求依法处理该路段坑洞问题,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收到建议后,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与检察机关对接。随后,多部门迅速联动,多次前往现场勘查、分析研判。很快,一套全面的整改方案出炉。经过施工,总面积达716.4平方米的坑洼路面焕然一新。整改到位后,山阳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进行实地查看,受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