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7日
不负春光走在前
——沁阳市“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实干拼搏纪实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杨国宇
新的春天,意气风发。2月26日,为期3天的沁阳市“两会”闭幕,“数”读2024年荣誉答卷,令人振奋:6个“国字荣誉”、7个“全省领先”、8个“焦作第一”(唯一),沁阳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人勤春早,奋进当时。实干拼搏的沁阳人正奋进一季度、冲刺“开门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全面贯彻省委“四高四争先”和焦作市委“四个聚焦”要求,坚持“五个当示范走在前”,“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争当排头兵、作出新贡献。
抓创新,链链奔赴高起点
2月24日,该市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刮起头脑风暴。昊华宇航、宏达集团、晋控天庆等15家龙头企业的企业家代表围绕“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
主持会议的沁阳市委书记郭新杰认真听、认真记,就答好科技创新“必答题”切实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与大家座谈交流。
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高起点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高起点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从这场高规格的座谈会上碰撞出的一条条创新路径,让记者感受到该市正在拥抱科技创新的春天。
持续擦亮创新品牌。该市与省科学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科创园沁南园区3个中试项目建设、沁北中试基地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推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投入运营,争创国家科普教育基地;聚焦光电信息产业,打造省科学院实验实践(沁阳)基地示范版;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省科学院开展科研合作,鼓励龙佰新材料、盈硕半导体等5家企业创建省级研发平台。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该市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壮大机制,鼓励支持标新电源创建省科技创新联合体、省中试基地,培育支持天鹅铝业等创建省创新龙头企业。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焦作科创型种子企业各5家。
加速转化创新成果。该市主动融入省市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引进最新科技成果15项、孵化产业化项目5个,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沁阳转化应用。高质高效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2.8%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在8亿元以上。
厚植人才创业沃土。该市深入实施沁阳“英才计划”,力争全年引进20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和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
强工业,产业集群高质量
工业是该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脚步铿锵有力。
巩固发展传统产业。该市强力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全力推进万都碳素超低排放改造等50个转型升级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以上;培育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家,争创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围绕化工新材料,重点推进鑫全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国顺硅源电子新材料科技园二期等项目,带动化工产业延链强链;围绕先进金属材料,重点推进宏达钢铁特钢装备转型升级等项目,以装备提升、产品升级、市场拓展带动产业转型发展;围绕电池制造,积极推动电池制造产业链向绿色循环发展;围绕造纸产业,鼓励都氏集团做大做强,力争产能突破100万吨,带动造纸产业上档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该市开工建设皓泽电子手机摄像头马达二期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开工建设凯密斯特医药中间体、溥澜晶英(沁阳)合成生物产业园等项目,今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沁园春亚磷酸三甲酯等项目,着力打造医药健康产业。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该市依托昊华宇航、晋控天庆等公司,积极培育氢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电子级氯化氢气体、煤制氢等项目,打造现代氢能产业链群;积极推进三源玻璃钢低空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抢滩低空经济高地。
加快经开区提标提质。该市积极推动化工园区扩区工作,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依托宏达钢铁、鸿利再生资源等公司,加快推进年产3万台发动机再制造等项目,逐步构建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动力电池等资源循环再生产业链,争创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力争经开区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7个,建成投产项目25个,实现营收突破380亿元、税收突破14亿元,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保持二档先进位次。
兴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
今年春节假期,该市累计接待游客约1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实现了美誉、效益“双丰收”。
3月4日,记者在焦作首个智能云仓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沁阳市数字电商产业园5G数字化智能物流云仓内看到,工作人员将一件件商品投放在自动化传送带上进行打包、贴标,扫描仪在传送带上高频闪烁,扫码、录入,同步将数据上传云端,将包裹分拣派送到预定目的地……50家企业启动“一件代发服务”,年物流规模有望突破5000万元,年销售单量预计达3000万单,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紫陵镇年产皮筋2.8万吨,年产值达21亿元,借力“互联网+乡村产业”模式打开国内国际大市场;“驴肉之乡”柏香镇正加速迈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个个特色产业让“兴产业”工作出彩精彩。
扩大消费。该市大力开展电子产品、家居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促销活动,进一步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拓展文旅。该市全面推进文旅交融、景城互动,加快建设神农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二期等工程,以怀府恐龙园火爆开园为契机,谋划实施河内文商旅娱综合体等项目;探索搭建“文旅+”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办好“神农文化旅游节”,举办民俗节庆、非遗展演等特色文旅活动800场以上,全年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4.5%、5%以上。
培育业态。该市巩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创建成果,充分发挥电商物流分拣中心及200个村级站点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县域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鼓励支持大型商贸企业拓展智慧商超、餐厅等新零售业态;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品牌经济;稳定房地产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健康发展。
多元振兴。该市严守40万亩耕地红线,扛实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争创国家级制种大县;加快建设驴肉产业化生产基地二期、皮筋头饰产业园二期等项目,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多元增收。
总抓手,项目建设高速度
3月8日,记者走进该市经开区,吊塔耸立、机械轰鸣,处处呈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高速场景:
河南沁园春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2000吨亚磷酸三甲脂、1000吨亚磷酸三乙脂项目快速推进,设备安装基本结束,开始设备调试;
宏达钢铁投资2.3亿元的年产3万台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溥澜晶英(沁阳)合成生物产业园加快土地平整和厂房改造设计,一期确定拓境功能性感光材料、年产3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100吨防护制品等项目入驻;
四联化工投资3亿元的年产14500吨电解液新材料项目,已开始场地整理;
凯密斯特年产200吨胺碘酮原料药及600吨系列液晶材料项目,一期投资1.58亿元新建年产200吨胺碘酮原料药粗品及600吨系列液晶树脂材料生产线,能评、环评、安评已编制完成;
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一期10个项目正在调试。
……
项目建设作为“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的总抓手,记者深刻感受到该市项目建设“春天画卷”之美。
全领域“谋”项目。该市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集中力量谋划储备优质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450亿元以上,到位中央预算内等各类上级资金10亿元以上。
全周期“推”项目。该市跟踪对接九渡水库、国家煤炭储备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晋控天庆氢气提纯联产多元醇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投资5亿元的涵翔新能源风电叶片螺杆螺母智能化制造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2025年实施全省、焦作市、沁阳市重点项目200个以上,年度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
全链条“引”项目。该市紧扣主导产业,坚持大员招商,用好以商招商,探索飞地招商,加速推进广东兴发节能轻质高精铝型材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力争全年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8个以上,到位省外资金突破100亿元,积蓄发展后劲,夯实发展根基。
从春天出发,以奔跑的姿态前行;奋进的春天,用决战的状态实干。沁阳人奋力奔跑在“春光里”,冲刺“开门红”,力争“全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