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7日

产权交易上平台 农村资产“晒阳光”

——看焦作如何整市推进农村产权阳光交易破解“三资”管理难题

详见今日本报A02版

本报记者 王爱红

1170棵杨树值多少钱?高新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的干部群众咋也想不到,村里对外流转的这些树进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后,不光抢手还身价倍增。去年12月24日,11名竞价人经过50轮在线自由竞价,起拍价60万元的杨树最终以78.6万元成交,溢价金额18.6万元,溢价率31%。

温县黄庄镇南王里村560平方米建设用地10年经营权项目,在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价每年1000元,成交价每年10960元,溢价率996%,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96万元。

两起村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实现公开透明、增值增效,得益于我市整市推进农村产权阳光交易。

缺乏阳光平台,交易不公开、不透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不规范是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如何破解?

时代出考题,改革来破题。去年以来,随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我市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以整市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为突破口,采取“查、改、管”一体推进方法,探索打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堵点难点新路径。

摸清“三资”家底是第一步。我市从“查”处着眼,在全市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三清理三整治”行动,清理合同、资产、欠款,整治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管理不规范、债务管控不严格,逐村摸底、依规整改、分类处置,全过程实行自查结果公示、认定结果公示、整改结果公示和查处结果公开、总体效果公开,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农民利益不受损。

家底清了,问题明了,市农业农村局靶向施治开出药方,从“改”处着手,针对“三清理三整治”行动中发现的资产处置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提出整市推进农村产权阳光交易、建立统一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研究部署,顶层设计赋能下,一系列创新实践随之展开——

成立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集团为主的工作专班,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类别、程序、监督管理等制度文件,组建由市国资集团主导的运营公司,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市、县“1+6”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镇设服务站,村建交易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在全市上下联动、温县试点先行基础上,我市整市推进农村产权阳光交易,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部挂牌运营。交易主体只需登录焦作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焦作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会员端”小程序或“焦作市农交运营中心”公众号,就可以完成从报名到网络在线竞价,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全程参与。项目交易成功后,自动生成规范的合同文本。

为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我市在平台建设中重点解决农村产权交易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做到“五个统一”“三个公开”。“五个统一”即产权交易项目统一管理办法、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标识标牌,确保全市“一个模板、一张网”规范运行。“三个公开”即实现资产在交易中心交易公开,解决群众知道不知道的问题;实现“四议两公开”等村集体民主程序公开,解决群众同意不同意的问题;实现交易结果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交易处置情况。

农村集体“三资”用好更要管好。我市从“管”处落脚,健全纪检监察、政法、农业农村、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从源头预防“微腐败”,打出创新监管“组合拳”:纪检监察、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进场交易”情况专项监督,做到应进必进;交易项目信息审核录入实行村集体、乡镇、交易中心三级审核把关,保障交易参与方合法权益;合同管理由村集体、司法所、“三资”中心三级审核,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同规范化、合法化。

产权交易上平台,农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马村区武王街道西孔庄村210亩土地流转项目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后,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井成感慨:“现在上平台交易省心省气、公开度高,村干部减轻了负担、避免犯错误,合同也更规范,矛盾纠纷少了。”

产权交易上平台,盘活资产,用活资源,还利于民。对村集体盘活资产增加的收入,我市要求统筹用于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实事。

温县番田镇白沟作村长期闲置的山药加工厂房及配套设施进场交易后,“沉睡”资源变增收“活水”,5年合同期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光辉介绍,闲置厂房产生了效益,村里把大部分收入用于自来水和污水管网改造、修路等村庄建设,群众对此十分满意。

“整市推进农村产权阳光交易,我市形成‘清理整治厘清底数、阳光交易增加效益、完善制度长效监督’工作闭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入新阶段,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振宇说。

去年12月18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在焦召开,我市创新做法得到肯定。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880宗,交易额1.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