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7日

太极拳习练内气的重要性

□刘满意

习练太极拳,不仅要有外在的形体运动,还应该有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形体运动源于内而形于外,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意气运动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内涵深厚,即我们所追求的太极内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典型代表的太极拳,十分注重内功训练,讲究功招合一。即所谓“功无招无以为用,招无功招法皆空。”因此,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调整形与气关系的过程。形是方法,气是内容。习练太极拳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姿势上的标准与否,更要注重提高太极拳内功“气”的层次,才能达到意、气、形合一,才算真正掌握太极拳运动的深层内涵。

修炼太极内功,身体内部将会逐渐形成一种既绵软而又沉重的奇特“内劲”,甚至在放松的运动状态下,体内亦会产生肿胀感和热胀感,这就是内劲在运行。初练太极内功的人都会感到困惑,总认为自己特别笨。其实这并不是笨,而是因为太极内功心法“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已建立的知识参照体系来说,是全新的理念和体验。

习练者必须明白,太极拳内功心法“用意不用力”的要求,是培养和激发内功功力的重要方法,如果只顾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再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就会与太极拳内功神意作主宰的要求相去甚远。

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中,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习练拳架套路,以为一门心思的天天习练,功夫就可以上身。岂不知,太极拳还必须经历修拳阶段的身心锤炼。所谓身心锤炼,是把拳架套路拆开揉碎,把内功之术融入每个动作姿势的运行与转换之中。太极拳内劲就是外柔内刚、屈伸圆活、劲不外露,神凝气沉。

习练太极拳,体内体外皆须“放松”使“气道通畅”,以放松、沉气为主,配合呼吸。因此,在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练拳后才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身体微微出汗,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作者为焦作市太极拳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