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9日

王芳:秉持法官初心 守护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 郭嘉莉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永恒的主题,而“快办案,办好案”,则是每一位法官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努力方向。经过14年的时间洗礼,市中级法院民三庭员额法官王芳,已从一名办案新手成长为能沉着应对各类复杂案件的合格法官。2024年,王芳共办结民事案件247件,被评为市中级法院年度办案能手。

慎思笃行、勤于学习是王芳留给同事们的印象。在她看来,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她坚持学以致用,加强审判业务学习,做好做足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对审判工作的新要求。

工作间隙,王芳勤于学习,不放过任何问题,经常向有经验的老法官学习请教,和一审承办人讨论案件情况,和律师探讨专业问题。凡国家新颁布、修改的法律条文及最高院出台的各项司法解释,王芳都十分关注。她还喜欢收集《人民法院报》刊登的典型案例及法官说法,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司法观点,同时对所办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类,以便较快地从纷繁杂乱的案件事实中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正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使王芳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经过十余年的历练,王芳在司法实践中的庭审驾驭能力、诉讼调解能力、事实认定能力、法律适用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一名能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法官。

庭审中,王芳严格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引导庭审,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对案件杜绝先入为主、主观臆断,耐心倾听诉讼各方的陈述,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切实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庭上的言行会给当事人、旁听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形都不尽相同,庭审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且复杂微妙,光靠知识和规则是远远不够的。”王芳说,面对严格的法定程序、多样的诉讼主体、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当事人突如其来的别样诉求,自己必须做到有条不紊、处事果断、心态平和,语言清晰洪亮,语气坚定流畅,处事合法合理,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如今,王芳已从需要庭前看卷查资料的“小白”成长为随堂写的“老手”,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案件事实情节中,抓住主要事实和主要证据,准确判断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对案件准确定性、公平裁量。

“绝不和稀泥”是王芳做调解工作的准则。“调解工作不是一味地让一方当事人让步,我会在吃透案情、深入了解当事人想法后再提出调解方案,由当事人自行权衡利弊作出利益取舍,充分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让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为难。”王芳表示。

严谨细致、容不得丝毫马虎是王芳的工作态度,这不仅体现在她办理案件上,平常工作中也不放过任何细节。书记员告诉记者:“以前还制作纸质裁定文书时,王法官就是高标准、严要求,连订书针钉得不齐、核对无异章盖得有点歪斜,这种形式上的不严谨都会被要求返工。”

正是如此的工作作风,才使得王芳从事审判工作十余年来,处理的千余件案件中,无一错案和超审限案件。

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从容应对,王芳始终没有忘记入职时的铮铮誓言。今后,她仍将秉持法官初心,坚守法律信仰,依法行使审判权,争做新时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好法官。

王芳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