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8日
大封镇:“小麦医生”服务梯队助力夏粮丰收
本报讯(记者郭剑 通讯员宋祖恒)“俺的大块麦田使用高喷技术,窄小地块使用微喷技术,既节约用电,又节约用水。”“很好,从你的麦田看,总体长势良好,但个别地块还需要加施2.5~5公斤微肥。”3月26日,在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村民韩好杰的高标准麦田里,来自镇、村的“小麦医生”在为小麦“会诊”。
“俺从小麦选种到灌溉、施肥,都是按照镇农技站发的管理手册做的,为啥不同地块小麦叶色有区别?”韩好杰问。“你种植的小麦面积大,不同地块土壤成分不同,小麦叶色有区别是正常的。现在小麦已长出5片叶,管护很重要,不能一刀切,对地力薄弱地块要追加微肥。”一位镇上的“小麦医生”回答。
3年前,韩好杰成立武陟县耀辉农机合作社,承包村里的流转土地1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刚开始承包土地时,他采取粗放式种植模式,只知道多播种子、多施化肥,出现化肥施多了消化不了、施少了不起作用的情况,导致投资不少、产量不高。
近年来,该镇为指导农民加强小麦管理,精心打造农技队伍,逐步形成“小麦医生”服务梯队,各村有“小麦医生”,镇里设“麦管医院”,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理论培训,并邀请武陟县农技专家深入麦田为小麦“会诊”,为夏粮丰收夯实了基础。
“加强麦田管理,土壤改良很重要,要落实保肥措施,合理使用有机肥、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大封镇大力培养过硬农技人员、形成‘小麦医生’服务梯队的做法,值得借鉴。”武陟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平小军说。
目前,大封镇32个村7.7万亩小麦已普浇一遍拔节水,对个别地力薄弱地块加施微肥的工作已完成。“我们要求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都来当小麦‘护理员’,只有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小麦,才能确保夏粮丰收。”该镇镇长宋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