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2日
沁阳市纪委监委
精准监督为企业发展清障破阻
本报讯(记者闫海波 通讯员周欢欢、李阳)走进沁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挥舞,项目工地激光切割火花四溅,科创园研发实验室灯火通明……沁阳大地上,民营企业正如春潮涌动,蓬勃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沁阳市纪委监委将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集惠企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强化监督,纠偏促改,清障破阻,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现在开办企业只需要到一个窗口、填一张表、交一套材料,就能成功办理所有审批手续,而且手机扫码就能查询到企业经营许可的电子证照,真是高效便民又贴心。”近日,沁阳市凯升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拿着加载多项许可信息的营业执照,对“一企一照一码”综合窗口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
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检验政府效能的试金石。该市纪委监委紧盯权力寻租空间大、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关联度高、社会反映强烈的领域和部门,聚焦政策空转、执行变形、服务缺位等难点堵点,对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专项监督台账,做到靶向监督,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坚持“未病先防”理念,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优势,将监督关口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延伸,在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部门关键岗位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打好廉洁“预防针”。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靶向发力、跟进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业务流程、共享数据资源、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该市已引导企业群众使用“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办理业务3371件,特别是运输企业的办理时限已由原来法定10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营商环境沃土的滋润。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发放《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建立“1+N”联动排查机制,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巡察、信访、市场监管等部门配合,协同发力,广泛收集涉企行政执法司法、职能部门政务服务等方面问题。在政务服务大厅增设纪委“办不成事”窗口,全天候派员驻点,对企业、群众反映问题及时登记、梳理、转办、反馈,并做好分析研判,深挖背后的风腐问题,实现窗口纪律作风、服务态度、工作质效的“零距离”监督。
为第一时间倾听民营企业诉求,该市纪委监委建立“30+30”纪企直通营商环境监督机制,筛选30家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反映问题直达纪委,组织30名纪检监察科级干部包联企业,倾听诉求、跟踪反馈直连企业,通过双向互动模式,让监督沉下去、问题浮上来,铺就企业问题线索收集绿色通道,以精准有力监督为民营企业发展清障破阻。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该市纪委监委始终保持高压惩治,建立领导包案机制,对侵害民营企业正当权益、吃拿卡要、权钱交易、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以铁的纪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发现营商环境领域问题线索76件,立案20起,组织处理70人,党纪政务处分22人。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硬核监督,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