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8日

木楼村:大樱桃点亮新希望

本报记者 杜 笠

本报通讯员 韩 田

春光明媚,沁阳市王召乡木楼村的大樱桃基地里蜂蝶飞舞,盛开的樱桃花为春天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

仿佛踏入一片白色的云霞之中,朵朵樱桃花与嫩绿的樱桃果簇拥在一起,显示出盎然生机。工人们忙着疏果,对果树进行春季管理。

园区负责人朱丽蕊介绍:“今年种植了300余亩大樱桃,有美早、天地一号、俄8、拉宾斯等十余个品种,现在正是疏花定果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十几个工人来这里干活。”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樱桃树的管理每一步都马虎不得。自2018年引进果树以来,园区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模式,从传统的水沟浇灌到现在的水肥一体化滴灌,不断改良灌溉方式,提高樱桃品质。如今,木楼大樱桃已经成为王召乡的特色产业名片,年产大樱桃15万公斤,通过进园采摘和电商销售模式,销往全省各地。

据了解,大樱桃将于5月中旬上市,预计今年亩产量500公斤左右。大樱桃种植产业的发展,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管护到采摘,每年的用工量5000多人次。

朱玉莲是木楼村村民,多年来一直在樱桃园打工,能够在家门口找到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很满意。“我在这儿干了七八年了,每月工资两三千元。每天在这里干活,看树、看花,心情特别好!”朱玉莲一边疏花一边说。

作为沁阳市的农业大乡、果蔬基地,近年来,王召乡在做优、做强甜瓜、沙红桃品牌的同时,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园,种植矮化优质大樱桃树300余亩,培育樱桃苗18余万株,并积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展周末采摘游、樱桃采摘节等活动,扩大王召乡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怀药、黑陶、良种繁育、方便食品、果蔬种植五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解决当地2000余人就业问题,使农户增收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