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8日

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港湾

——看焦北街道如何以党建引领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小区管理直接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不作为等原因,小区环境脏乱差、安全没保障、居民怨言多等情况屡见不鲜。

类似“顽疾”到底如何“医治”?

如今,位于解放区的联盟港湾小区给出借鉴案例:曾经的“问题小区”旧貌换新颜,彻底摘掉物业管理乱、问题矛盾多等帽子,变成群众交口称赞的“幸福港湾”。

这背后,是解放区焦北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1355”物管协商治理工作法、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

党建领航,巧解小区管理困局

焦北街道辖区有多个物业型小区,之前均存在物业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该街道幸福街社区的联盟港湾,更是“典型”。

该小区常住人口600户,因物业管理滞后,导致小区内外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有的电梯彻底瘫痪,有的不同程度故障;没有规范的车棚和停车位,电动自行车、机动车随意停放;楼道里杂物乱堆,单元口垃圾成堆,还存在飞线充电等现象。

问题层出不穷,居民意见很大。关键时刻,幸福街社区及时介入,焦北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联盟港湾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随即确立“三步棋”工作思路。

第一步,摸清小区情况。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开展集中走访活动,重点征集居民意见,收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二步,成立党群组织。挖掘、选拔有责任心的党员、居民,组建小区党群议事会,实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小区公共事务推行共商共议、共管共治、共建共享。从楼组中选出骨干党员,设立党员中心户5个,挑出7名热心居民担任微网格员,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

第三步,探索物管模式。以“党群+物业”双重管理为原则,创新物业管理新方法。党群议事会成立后,组织多场“港湾夜谈”等居民会议,并通过居民推荐、竞选投票的方式选定新的物业公司。社区党委派驻党建指导员,指导“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建立党群议事“三方”联动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由小区党支部、党群议事会和物业公司参加的联动会议。同时,建立“社区—全科网格—楼栋微网格”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探索民情收集、上下联动、实事办理等网格微治理,提升小区物业管理能力和质量。

成果丰硕,小区实现美丽蝶变

一系列举措,能带来怎样的成效?

直到现在,很多联盟港湾的居民还在感叹,想不到改变会如此迅速且彻底。

在社区党委的倡议下,小区开展了党员亮身份、集中大扫除等为民服务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小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问题找党员,成为全体居民的共识,党群一心让小区充满凝聚力。

物业公司集中开展“打造幸福港湾”行动,大力整治小区环境卫生,维修维护电梯14部, 新建车棚6个,修补美化围墙200余米。在楼外,安排保洁员每天打扫卫生,及时清运垃圾杂物;在楼内,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一起动手开展清理。楼道通畅了、地面整洁了、停车安全了,小区面貌发生质的飞跃。

环境提升的同时,居民处处讲文明、讲礼貌,小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元宵节,广场上大家猜灯谜、煮元宵;端午节,居民聚在一起包粽子,粽香飘满整个楼院。小区的改变,还吸引很多社区组织加入,除免费理发、修车外,还有戏曲队、合唱队、秧歌队等组织文化活动,让小区生活幸福和谐。昔日“问题小区”变成“幸福港湾”,往日居民和物业的“两败俱伤”,成为“双赢互利”。

全面推广,赋能基层治理升级

短短几个月,联盟港湾实现从乱到治的华丽转身。具体实践中,焦北街道也探索出一套“1355”物业小区协商治理工作机制。

“1”是指社区党委引领;“3”是组建三个体系,即第一个是社区、党群议事会、物业协商共管体系,促进三方协同发力。第二个是党员中心户联户体系,推动党建引领有力。第三个是社会组织助力体系,凝聚“伙伴”齐心助力;第一个“5”是指形成组织领航、联盟启航、平台助航、机制护航、服务续航的“五航”治理模式;第二个“5”是指该机制实现五大需求目标,即最终实现群众爱在楼院、美在楼院、安在楼院、和在楼院、乐在楼院的五大需求。

在此基础上,各社区还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深入打造服务品牌。如幸福街社区,由社区书记唐渝涵牵头,引领辖区楼院“宝妈”志愿者等建立“唐小糖”为民服务团,通过发动群众、定期培训等设立3支暖心队伍,在纠纷化解服务、关心关爱青少年和老年人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动能。

据悉,在联盟港湾小区探索的基础上,焦北街道积极推广“1355”物业小区协商治理工作机制。去年年底,该工作法被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评为优秀治理案例。今年年初,在该机制的引领下,焦北街道又有两个小区基本完成改造治理,赢得群众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