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9日

柏山镇:小平菇种出致富路

“平菇喜阳但怕晒,温度最好保持在25℃左右,还要通风透气,选择这个地方再合适不过了。”3月24日,在地处太行山下的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平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刘进才说。自2000年就开始种植平菇的刘进才,对平菇种植的技术可谓了然于心。

走进刘进才的平菇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一朵朵平菇从菌棒的两端悄然生长着,深灰色的菌盖肥硕鲜嫩、层层叠叠、相互依偎,在明亮宽敞的大棚里展示着强韧的生命力。

“平菇种植要从装袋开始,选取优质的玉米芯、棉籽壳、谷皮等进行拌料,分装在这一个个白色小包中,然后套环、杀菌、接种,等待发苗后进行规律洒水,就可以静等平菇成熟采摘了。菌种的选择、菌棒的摆放、洒水的频率这些都有讲究。”刘进才说。

如今的刘进才能把平菇种植讲得头头是道,靠的是多年的摸索与农业种植专家的帮助。曾经的他因家中亲戚擅长种植平菇而入行,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单干后,霉菌污染、菌棒变质、产量低下等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积极外出学习,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既是协助也是监督,柏山镇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时常上门服务,帮助其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的同时,还定期检查,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

通过规模种植、科学管理,该种植基地目前已扩展到5个大棚,占地超5亩,每年能够生产3万余公斤的平菇,为刘进才带来15万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春节至今,已完成了三茬收割,产量可观。销售方面,他与附近的超市、批发市场等都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货关系,面对外来平菇的低价冲击,他表示与低价平菇相比,自家的平菇结构紧密、菌盖厚实、卖相口感俱佳,对于销路他很有信心。

近年来,博爱县柏山镇立足资源禀赋,鼓励有技术的农民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平菇、生姜、山药、红薯等种植产业效益初显,小小“土特产”有望成为富民增收“大产业”,为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筑牢根基。

博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