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4日
“五位一体”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焦作样板”
本报记者 胡 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通过强化立法保障、执法助力、司法监督、普法创新、法律服务“五位一体”理念,全力打造新时代法治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焦作样板”。
强化立法保障,夯实依法治黄“定盘星”
我市将学习贯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助力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机制,推动党政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省内率先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与督促检查,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
印发《焦作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年)》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等28个专项规划,构建起“1+28”规划体系。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编制《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及废弃矿山修复利用、水土保持等7个专项规划。
《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焦作市大沙河保护条例》相继出台后,大沙河水质持续好转,沿河环境显著改善,2022年被评为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多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编印相关工作计划,起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初稿,在完善生态保护法规体系建设、依法保护黄河中走在全省前列。
2024年,焦作、安阳等五地市开展卫河流域协同立法,我市出台《焦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卫河(大沙河)协同保护的决定》,开创我省协同立法先河。
强化执法助力,树牢流域治理“风向标”
市司法局积极推动沿黄各县(市)和焦作黄河河务系统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2022年,武陟县被确定为推行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试点县,市司法局助力其探索全新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总结的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四全”工作法在全市推广。3年来,沿黄各县(市)和焦作黄河河务系统培育了11个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
市司法局参与研究出台相关柔性执法慎用行政强制措施举措和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指导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执法部门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推动相关部门针对《焦作市大沙河保护条例》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在市司法局监督指导下,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使用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办理案件160余件,减免费用360余万元。市司法局强化生态环境、水利等涉黄河流域执法部门监管,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并对多个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督。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生态环境执法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安全。完成大量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点位排查溯源和整治工作,以及相关问题点位清理工作。我市办理多起有影响力的案件,首创监督帮扶“四查三帮”工作法和无人机“3D建模+红外摄像”执法应用,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厅高度肯定。
强化司法监督,下好府院联动“一盘棋”
买某某等6人污染环境刑事案件,通过公开审理和宣判,震慑环境违法犯罪,彰显构筑黄河流域长治久安屏障的决心。该案例入选河南省法院2020年国际环境日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和省法院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在孟州市设立全省首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温县设立黄河・太极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武陟县法院与地方联动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与生态修复有效衔接;沁阳市法院与多部门联合设立神农山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基地,形成环境司法执法保护工作新格局。
研究出台相关联动协作机制方案,持续开展环资领域专项活动,共办理黄河保护各类案件372件。多个案件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多个案件被评为省级以上典型案例,部分案例被评为最高检典型案例。
市中级法院专门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组成专业审判团队,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类型集中管辖、专门审理;孟州市法院成立全省首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巡回法庭。市司法局推动市中级法院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中心,促进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融合。
强化守法普法,高扬生态文明“主旋律”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顾问开展多样普法宣传活动。我市河务系统创新开展焦作黄河小水滴“普法进网络”活动,制作《焦作黄河“小水滴”普法》系列动漫短视频,开展线上主题书画展,还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创作多种原创宣传作品。
深入挖掘我市古代法家名人典故和治理智慧,拍摄《古今探法之嘉应观》等多部普法题材宣传片,浏览量可观。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城市为引领,实施多处考古挖掘,修复多个遗存遗址,建成多个文化地标项目。
武陟杨庄改道纪念亭示范基地等多地被命名为全国、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市司法局在全市规划设计多条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果观摩研学精品线路,吸引90余家市直单位、社会团体3000余人次参与。
强化法律服务,用好高效治理“助推器”
聚焦功能一体化、服务标准化,督导沿黄五县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汇聚、平台功能优化提升。依托多个社会相关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重点民生部门全覆盖。
市司法局持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功能,有效解答黄河流域各类法律咨询。武陟县积极创设远程服务平台,搭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法律咨询服务和调解服务,实现全县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铁路运输法院开展环境资源保护案件异地援助工作。2022年4月,温县法律援助中心配合完成涉及多人、多地的非法采矿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
聚焦化解黄河流域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实现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成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187个,选聘人民调解员5610名。2024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处理疑难纠纷1860起,其中调解成功1289起,化解率为69.3%,案件履行率达100%。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为指引,扛牢法治护航责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