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4日

浅谈太极之道

□吴武斌

太极拳运动深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武术实践,其核心在于阴阳平衡、内外协调及动静结合。习拳多年,以下是我对陈式太极拳运行规律的一些总结。

阴阳互济,动态平衡。对立统一,太极拳强调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其根,如刚柔、虚实、开合,每个动作均含阴阳两面,如“白鹤亮翅”中上架为阳,下按为阴;转换流畅,动作间阴阳转换无滞,如“搂膝拗步”中,重心移转带动攻防变化,体现动静交替。

以气运身,意导形随。气贯周身,通过深长呼吸(腹式呼吸)引导内气,配合动作,如“起势”时吸气蓄力,呼气下沉;意念主导,意识引导动作与气劲,如“六封四闭”时,意念集中于左捋右挤化解对手劲力,再合于胸口螺旋按出。

螺旋缠丝,劲力绵长。螺旋劲,力量如螺旋穿透,如“掩手肱拳”出拳时,腰胯旋转带动拳劲螺旋发出;缠丝劲,接触时,缠绕化解,如“云手”中双臂画圆,模拟缠绕对方攻势。

虚实相生,重心灵动。步法虚实,重心在双腿间灵活转换,如“野马分鬃”中前脚实,后脚虚,随动作切换;劲力虚实,虚招诱敌,实招制胜,推手中虚实变换诱敌失势。

松而不懈,柔中寓刚。外松内紧,肌肉放松,关节松活,但骨架结构稳固,如“懒扎衣”中手臂看似轻柔,内在劲力充盈;柔化刚发,以柔化敌力,瞬间爆发,如“搬拦捶”先化后打。

连绵不断,圆活连贯。动作如行云流水,招式间无停顿,如“单鞭”接“云手”,以腰为轴划弧衔接;劲力不断,劲力如抽丝,贯穿始终,避免断劲。

整体协调,上下相随。腰为主宰,腰部转动带动四肢,如“转身摆莲 ”以腰旋带动腿法;内外相合,意念、呼吸、动作同步,如“倒卷肱”退步时呼气与手推协调。

阶段递进,循序渐进。形正,初学注重招式准确,如“单鞭”的弓步与手型;劲整,中期培养内劲,如“金刚捣碓”的震脚发力;意合,高阶追求意、气、形合一,达到“无形无象”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