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9日

注入金融活水 增强发展底气

——看修武县如何创新融资协调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本报通讯员 范燕彬 郭秦森

 

“200万元的‘金融活水’,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近日,河南食合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珂激动地对记者说。这家主营文旅快消品批发的民营企业,正是修武县创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受益者,通过“流动银行”平台精准对接,该企业从提出融资需求到资金到账仅用2个工作日,王珂不禁为修武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点赞。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修武县围绕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标,通过“政府搭台、金融赋能、多方协同”模式,累计为辖区1935家企业解决8.88亿元融资需求,探索出一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新路径。

 

机制创新

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

 

在修武经济技术开发区,修武县彤鑫铝业有限公司经历了一场“无缝续贷”的暖心服务。该企业因新建厂房导致资金紧张,工行修武支行通过调整还款计划、实施无还本续贷等方式,不仅化解210万元到期债务风险,更通过降息让利每年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2万元。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服务理念,正是修武县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特色所在。

该县建立跟踪监测机制,指导金融机构建立“金融顾问前置辅导+融资对接精准服务”机制,实施“一企一策+送货上门+融资辅导”一体化服务,针对推荐清单内的市场主体,简化办理流程,建立专属审批通道,安排专人随到随批。对首次申报未通过企业开展“二次会诊”,指导其继续申报。金融专员定期回访时带着“三个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建议清单,确保服务不断档。

 

政银联动

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从提出申请到资金到账,仅用10个工作日就拿到400万元贷款,这场‘及时雨’太解渴了。”修武县铝鑫铝业加工厂负责人崔金荣的经历,印证着该县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效率。这家铝加工企业凭借“流动银行”平台推荐的专属方案,在抢占市场先机和巩固区域产业链核心地位方面获得关键资金支持。

为打破银企信息壁垒,修武县抽调金融、科技等13个行业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县乡工作专班,将县域划分为工业、农业、文旅、个体工商户四大服务网格,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金融专员携带《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明白卡》开展地毯式走访,现场收集企业合规经营、融资需求、信用状况等核心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申报”“推荐”双清单机制,累计走访市场主体22708家,实现全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覆盖。

 

精准滴灌

定制化方案破解融资痛点

 

在该县云台山镇黑石岭服务区,速捌酒店负责人陈在坡指着正在升级改造的民宿介绍:“从对接需求到300万元授信落地仅用168小时,给中原银行的服务点赞!”针对文旅产业轻资产特点,该县创新开发“民宿贷”“文旅贷”等特色产品,匹配民宿行业季节性经营特征,设计“旺季偿还本息、淡季还息”的弹性还款方案,通过信用评估模型替代传统抵押担保。目前,已为100多家文旅企业授信超1.4亿元。

差异化服务理念贯穿融资服务全过程,为科创企业推出“善科贷”,为“专精特新”企业定制“善新贷”金融方案,向涉农主体开放“养殖贷”“助农贷”等助农贷款,在授信额度、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差异化安排,让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7家银行机构提供51款金融产品,企业以“一对N”的形式,高效与多家银行同时交流对接,银行在5天内作出集中反馈,让金融服务实体更加精准高效。

“企业贷款不再‘望眼欲穿’,银行真正敢贷、能贷、愿贷,这样的营商环境,成就了修武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修武县营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将进一步精准摸排各行业、各领域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等特殊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同时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小微贷款更广泛地覆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