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9日
守护生态安全 共建美丽中国
今年的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在生态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水资源安全是生态安全的基础。我国通过实施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有效改善了重点流域的水质。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从2015年前的64.5%提高到2024年的90.4%,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参与。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从点滴做起,就是对水资源最好的保护。
森林和土地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我国实施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23年的25%。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超过5亿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全民植树造林热情的持续高涨。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PM2.5平均浓度从2014年的6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29微克/立方米。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每个人都可以为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熊猫、朱鹮等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保护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美丽中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韦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