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1日

主动找市场引客流

市博物馆与二十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王玮萱)如何让文物“火”起来?在文旅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焦作市博物馆积极开拓文旅融合“试验田”。4月15日,市博物馆与20家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市博物馆纳入游焦作必选线路。

博物馆主动出击找市场引客流,这在我市尚属首次。这表明,市博物馆持续增强核心吸引力,将全力打造焦作文旅融合发展新空间。

根据《焦作市博物馆与旅行社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市博物馆将被纳入“太极文化研学游”“南太行山水人文游”等主题研学线路。市博物馆与旅行社有意打造一条“郑州—云台山—博物馆—陈家沟”黄金旅游线,实现跨区域联动。旅行社向市博物馆年度引流目标约10万人次,市博物馆将对优秀旅行社进行表彰。旅行社将在旅游手册、官网等媒体渠道中突出展示市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及特色活动。市博物馆将在馆内设置旅行社旅游线路宣传展板,并提供旅行社专属优惠券。《协议》中,市博物馆欢迎旅行社参与主题策划活动中,以便精准吸引散客及团队。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客流,市博物馆准备好了吗?

“在这里您看到的是《焦作精品旅游线路图》。以市博物馆为中心,北部是沿太行山自然山水旅游景观带,代表景区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中部是沿天河、大沙河城市休闲旅游景观带,代表景点有天河公园、陶三工业文化创意园、平东里文商旅街区、恩州驿古街;南部是沿黄河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代表景点有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韩愈文化园等。欢迎大家走进焦作,品读历史文化,畅游美丽山水,感受人间烟火。”这是市博物馆最新敲定的一段讲解词。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市博物馆在馆内显眼位置悬挂焦作市文旅精品线路图,博物馆与景区、博物馆与旅行社实现双向互动的意向表露无遗。

市博物馆主动找市场引客流现象的背后是“让焦作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时代背书。这需要市博物馆告别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制造“看点”“亮点”。

据了解,市博物馆今年将实施“137工程”,并以此为抓手,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1”,是确立“把市博物馆打造成为文旅融合试验田”的工作核心;“3”,是指把市博物馆建设成为焦作文脉的承载地、焦作文明的展示地、焦作文化的传播地;“7”,是围绕年度任务开展7个方面的工作。其中重点打造研学基地,编制研学课程,优化接待环境,力争纳入全市研学游点位。

为增强游客体验感,市博物馆今年将建立“焦作历史数据库”,年内完成100件重点文物数字化建模,开放线上3D展厅;将探索推出AR智能导览眼镜,游客扫描文物触发AR动画,观看青铜器铸造、陶仓楼用途等重点文物的动画演示,并叠加历史背景知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打造《如果文物会说话》品牌系列,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短视频和同步信息报道,实现文物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的“种草”“圈粉”;每场特展设置1个沉浸式体验区,让游客沉浸式参与体验;构建新媒体矩阵,组建“短视频运营团队”,创新直播形式。

今年,市博物馆还将聚力文创产品开发,充分挖掘馆藏文物资源,创新创意元素,推动品牌联创,设计推出具有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推出分级收费讲解,谋划焦博“家庭年卡”,以增强博物馆客群的黏性。

从展柜中的静默文物到旅途中的文化向导,市博物馆的此次破圈尝试,展现了文博机构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当千年历史邂逅现代文旅,不仅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更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游客心间。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深度融合,正为焦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在4月15日举办的焦作市博物馆与旅行社负责人的座谈会上,市博物馆主要负责人阐述了合作愿景:“我们将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鲜活’为理念,将博物馆的文物资源通过旅行社的渠道‘活’起来,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让‘打卡式旅游’升华为‘深度文化之旅’。”

图①图② 我市中小学生在市博物馆参观。

图③ 市博物馆藏品唐胡人舞蹈木俑。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