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2日

马村区:抗旱防虫保丰收

本报讯(记者孙茜)4月17日,马村区演马街道西演马村高标准农田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喷灌设施哗哗作响,雾蒙蒙的水滴滋润着久旱的麦田,“喝饱水”的麦苗泛绿青翠,呈现出勃勃生机。不远处,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在为村民讲解科学抗旱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当前,马村区5.9万亩小麦已进入孕穗抽穗期、扬花期,正是需水、需肥、防控病虫害的关键“窗口期”。受持续高温及大风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土壤墒情不足,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对小麦生长和夏粮丰收产生影响。为有效应对旱情,保障夏粮稳产增收,马村区农业农村局抢抓农时,全力开展抗旱浇麦和“一喷三防”工作,通过喷灌、无人机喷防、组织农技专家深入一线、举办农田管理技术讲座等举措,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为强化抗旱、病虫害防控措施,该区农业农村局建立了“测报—分析—研判—预警—防控”机制,通过技术指导、防治检测、专家到田、服务主体、日调度“五位一体”综合措施,推动技术到田、农资到户、服务到点。

“你在上午9时左右观察,如果麦苗出现叶片卷曲,且土壤裂开,就需要及时浇水。”在武王街道王母泉村,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任保国向种植大户王运动传授科学抗旱技术。抗旱、防治的关键在田间管理。连日来,该局组织12名农技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土壤墒情、小麦苗情和病虫害情况,与农户交流小麦当前生长情况。针对部分麦田存在的问题,现场“把脉问诊”,并开出后续田间管理“良方”,指导农户抓住晴好天气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不远处麦田上空,一架架无人机掠过,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防治药液如“及时雨”均匀地喷向麦苗。据悉,马村区早播小麦已经进入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关键节点,该区投入资金26.33万元,利用无人机对全区小麦进行飞防作业,确保及时有效防治作物病虫害。

“抗旱保苗就是保丰收,我们将持续做好旱情、墒情、病虫监测调度,统筹调配水源和农机设备,全力保障夏粮稳产增收。”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4月1日以来,马村区已灌溉小麦4.9万余亩,“一喷三防”2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