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马村区:科技赋能 “智治”有方

本报讯(记者王颖)“空中+地面”立体巡查,社区安全无死角;基层治理“一张网”,群众诉求“码”上说;居家养老“呼即来”,独居老人不孤单……今年以来,马村区聚焦“四高四争先”,在高效能治理上下功夫,积极实践“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越来越多干部群众感受到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4月11日,接到极端大风天气预警后,马村区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区利用“空中网格员”对居民楼院进行隐患排查。

“东北街12号楼楼顶有杂物,大风天气会有高空坠物风险。”无人机操控技术员周万峰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后,立即联系了九里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晓雯。得到消息,周晓雯组织社区网格员对楼顶杂物进行清理。

“我们社区的居民楼建设年代较久,大风天气可能存在一些隐患,我们提前安排‘空中网格员’进行了细致排查,查出问题,立马安排解决。”周晓雯说。

3月下旬,九里山街道探索把无人机融入基层网格治理,“空中网格员”正式上岗。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来临前,该街道全面梳理辖区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位,精准导入无人机巡查操作模块,构建了“空中+地面”的立体网格巡查模式,及时清除隐患。

九里山街道的“空中网格员”在排查风险隐患中“立了功”,马村街道的“优居码”聚焦解决群众的家常事,实现了民呼必应。

“这个‘优居码’真方便,昨天傍晚我发现楼道的灯不亮了,扫码提交报修,不一会儿就有人来维修了,给咱村的服务点个赞!”4月10日上午,马村区马村街道白庄村村民卢四强接到村里物业公司的回访电话不禁连声夸赞。

“优居码”是白庄村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积极探索。该村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便民小程序,村民通过微信扫描“白庄优居码”,就可以在线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后台工作人员收到信息会迅速响应,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基层高效能治理,因地制宜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是关键的一环。马村区在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试点推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为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这个智能手环就像个‘贴身保姆’,通过它社区能跟踪了解俺的身体状况。”提起社区发的智能手环,冯营街道东苑社区74岁的王秀枝老人赞不绝口。

智能手环与老人亲属、社区微网格员的手机绑定,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APP软件随时查看老人外出轨迹和心率、血氧、血压等信息。同时,智能手环还设计了一键求救功能,老人一旦有紧急需要,可以通过智能手环进行呼叫,确保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九里山街道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辖区范围内三分钟应急响应。同时,安排网格员和家庭医生24小时轮班。今年以来,九里山社区通过智慧平台及时救助独居老人21人、残疾人16人,为群众帮办代办事项超过1200件。

乘着数字化时代高速发展的春风,马村区正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以更加智慧、更加精细、更加高效的基层治理,不断刷新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