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8日
聚焦
让“科技副总”有位更有为
□筠 溪
创新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要素”“关键增量”。武陟县近日召开的“科技副总”工作座谈会上企业家的求贤若渴,正是焦作企业与科研人才“双向奔赴”的一个缩影。无独有偶,市科协近日启动2025年度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建立桥梁纽带、对接优势资源,只为满足企业技术、人才、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需求。
从实验室到流水线,创新转化“中梗阻”长期存在,对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都是莫大的损失。当前,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亟待进一步加强,诸多科研成果停留在理论实验,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选派“科技副总”也好,征集企业需求也罢,更多形式的桥梁纽带,能够将高校的科研资源、人才优势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用”高效衔接。我市千方百计牵线搭桥,不仅能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还能推进企业和产业向更高层级跃升。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345”创新行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其中,我市将落实河南省“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作为重要工作发力点,鼓励各方充分用好“科技副总”这把科技转化“金钥匙”。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焦作,犹如一场春雨。
我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正处于培育发展关键阶段,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等问题,引入“科技副总”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产业升级。从河南首批626名“科技副总”奔赴企业的数据看,首批人才中,博士占比95.5%,中青年技术人才占比76.0%,高级职称占比62.9%。这些人才具备“顶流”的知识储备,因地制宜用好“科技副总”人才资源,是启动“强化引擎”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在全省协同创新中争先出彩,当围绕“科技副总”有位更有为做好文章。精准匹配。借鉴“先征集企业需求,再进行岗位发布”的成功经验,深入全市企业,尤其是“345”创新行动和“3+13+N”重点产业链群相关企业,全面征集企业在技术、人才、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加精准高效遴选“科技副总”,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双向奔赴”。有力保障。根据我市企业实际需求和主攻产业方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设立科研项目,同时对“科技副总”带来的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在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速成果落地转化。激励评价。完善市场化绩效评价机制,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等为评价指标,通过激励、分享等措施,充分调动“科技副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众人拾柴,创新之火定然烧得更旺。以推进“科技副总”行动为代表的桥梁纽带,为焦作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活力,我市必将在中原大地奏响创新发展更加激昂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