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30日

千锤百炼始成钢 碧水蓝天砺尖兵

——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铁军锻造纪实

本报记者 朱传胜

生态文明建设,一头紧系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头关联民族的长远未来。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生态保护持久战的漫漫征途中,一支素质过硬的生态环保队伍,无疑是守护绿水青山的中流砥柱。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焦作市生态环境局沁阳分局的“90后”执法人员党博文,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全国表现突出个人”称号。这份在全国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分量极重的荣誉,不仅是对党博文个人努力的高度肯定,更从侧面彰显出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党博文加入焦作生态环境铁军仅仅三年,便能迅速成长并获得“国字号”荣誉,离不开这支队伍对他全方位的悉心培养与大力支持。

自2016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战绩辉煌,累计荣获14次省部级表彰,其中包括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4次,沁阳分局荣获2次,温县分局、武陟分局各荣获1次)、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十三五”先进集体、被省生态环境厅党组记集体三等功等荣誉;超5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表彰,7人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其中董建国3次获此殊荣、张立武2次获此殊荣、岳去非1次获此殊荣、党博文1次获此殊荣。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这支队伍以初心为笔、以担当为墨,在青山绿水间书写动人篇章。

红色基因,锻造铁军脊梁

踏实做事、坚决执行的硬朗作风,是铁军精神风貌的有力保障。这支为民服务的队伍,配得上这无上光荣的称号。

近年来,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持续推行“党建+执法”模式,以党建引领执法工作。在“三会一课”中,将政治理论与执法业务相结合开展学习,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在全国率先出台《焦作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廉政管理制度》,强化纪律意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执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作风硬朗、敢于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自2016年生态环境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以来,夜查、晨查、节假日查已成为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工作常态。每逢节假日,人们阖家团圆之时,却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刻。只要接到群众投诉,或是发现污染物数据异常,他们都会立刻赶赴现场排查。正是凭借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这支队伍涌现出众多先进个人。尹士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还被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评为河南省“2022最美基层环保人”;张立武的碳排放课件进入全国前10强,被生态环境部执法局聘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国家级讲师。

在执法成果上,成绩斐然。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百日打假”行动,“两打三打”办案成果显著,呈现出“四最”特点:办理涉嫌犯罪案件15起,创历史新高;办理危废涉刑案件10起,数量全省最多;涉刑办案类型涵盖危废、自动监控、机动车检验、第三方监测等,类型全省最全;办理机动车检验涉刑案件2起,全省仅有,填补了省内此类案件的空白。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省首批探索出台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统一规定评查标准、内容、流程以及结果应用等,全面强化和规范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大幅提升了全市执法案卷的制作质量与水平。

在典型案例推广方面,取得突破。2024年,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动发布13批次共55个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其中7个被省生态环境厅采纳并公布,排名全省第三,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与示范引领作用。

以练促战,锻造执法精兵

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要攻克一个个难关,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与精湛的业务水平,这是执法人员铸就铁军精神的根基。

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高度重视人才培育,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以及实践锻炼等多元方式,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生态环境执法人才。尤其注重对年轻执法人员的培养,为他们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2024年,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统筹下,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严格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的练兵总要求,以战代练、以赛促学,注重在监督帮扶、专项行动、“两打三打”、交叉执法等实践活动中锻炼队伍、提升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大提升。在全省大练兵技能竞赛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三,荣获集体二等奖和3个单项奖,即无人机竞赛二等奖、知识竞赛三等奖、队列风采展示三等奖。执法工作方面,全年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62起,办理查封扣押9起,移送公安涉刑案件15起、行政拘留3起;在生态环境部线上监督帮扶工作中,坚持“四查三帮”工作法,积极谋划,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发现查处重点问题平均每轮次9.2个,位列全省第一。此外,积极选派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精英参与外出帮扶,并在第13轮次全省派出组行前会上分享帮扶经验,充分展示了良好形象,大练兵各项指标综合成绩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以梦为马,锻造铮铮铁军

面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挑战,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构建起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体系。在新领域执法难题面前,勇于探索、敢于先行。全国首例消耗臭氧层物质案件、全省首例碳排放案件、全省首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查处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数据造假案件等一系列“硬核”成果的背后,是每周业务研讨、季度技能比武、年度案例评析的常态化练兵机制,不断打磨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

技术赋能成为能力提升的强大助力。近年来,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先后探索引入无人机3D建模技术、加挂红外热成像摄像头技术等,在全国环境执法系统率先实现了二维平面监管向三维立体监管转型,并完成了全国首例环境执法现场三维数字模型,填补了国内环境执法该领域空白,大幅提升了执法效能,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支撑。此外,依照执法装备建设标准,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先后购置了油气回收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手持式挥发性气体分析仪、粉尘快速测定仪等执法装备,促进了执法能力的不断提升。2024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率先完成了市本级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成为全省首批达标建设单位。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是民生所盼、百姓所愿。焦作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始终聚焦群众需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打造“环保尖兵”团队,持续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