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08日

守护亮丽烟火的“城市绣娘”

——记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的中站区城管局女子执法中队

5月6日,中站区城管局女子执法中队的队员在日常巡逻。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本报记者 朱晓琳

黎明初现,早市的喧嚣与天边渐明的光线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中站区城管局女子执法中队的队员已整装待发,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们步伐整齐、笑容亲和,凭借真诚和温暖为城市管理工作注入了一股暖流。

中站区城管局女子执法中队成立于2019年7月,30名平均年龄29岁的女队员,用火一般的热情,用“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真情,多一分责任”的执法理念,在平凡的城市管理岗位上,展现了“巾帼城管”的飒爽英姿和靓丽风采。

柔性执法体现“城”心诚意

上午,热闹的商业街上人潮涌动,该中队队长孙玲玲带领队员走进一家新开的店铺,店主刘女士神情有些紧张,在听完门前五包责任、广告牌设置规范等内容讲解后,“以为是来挑毛病”的刘女士眼中的警惕逐渐变为认同。

城市管理,并非简单粗暴的工作,而是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该中队队员深知这一理念的真谛,于是用绣花功夫精心打理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为市民构建起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有序的生活秩序。

队伍成立之初,队员们开始全方位自我提升,她们集中进行法律、业务、体能、礼仪、医疗急救等多方面的培训,核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推进良法善治,调解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

执法时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即用70%服务热情、20%的柔性管理、10%的温情执法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执法力度和服务温度。

她们用“以柔克刚”的一面,令执法事项“入脑入心”、抵触情绪变小,让群众化干戈为玉帛。在日常管理中,队员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规范市容秩序,劝导不文明行为;在街面巡逻时,队员们热心回应群众的询问,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在规范“三种经营”和非机动车停车现象时,她们采用“容缺执法”的方式,不是一味地处罚,而是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引导;她们率先推出的“步行执法”机制,用柔情、体贴和微笑取代了过去过于硬性的执法方式,为中站区打造出一张“文明执法、柔性服务”的亮丽城市名片。

优质服务换来群众点赞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管理。

“姐姐拉你过马路,注意安全。”该中队已坚守护学岗3000余人次,逢恶劣天气为学生挡风遮雨,守护全区32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家庭的安全。

“小心,这里有积水。”日常巡逻发现影响市容和通行的地方,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找来工具帮助摊主及时清理垃圾。

“城管爱心驿站有家的味道。”商户常常忙得不可开交,饭点过后,他们会带着饭盒来到城管爱心驿站热饭和喝开水,驿站很小但爱心满满。

遇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她们主动加入全区防汛救灾抢险小队,竭力消除城市安全隐患;护送30多名走失的孩童找到家长,帮助10多位突发疾病的行人送至医院,“访民问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600余次……这些温情的服务,如同点点繁星,不断温暖市民的心。

凭借出色的表现,该中队在连续两年荣获省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之后,近日荣获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队员孙玲玲、许宏宇等人多次荣获“焦作市三八红旗手”“焦作市巾帼建功标兵”“中站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该中队共计100余人次获得省、市、区领导表扬和肯定,其典型事迹在国家、省级主流媒体平台发刊宣传报道40余次,她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城管队伍新形象、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