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0日
立夏之美
□廉彩红
立夏,立于暮春和初夏的交接口,庄严地从谷雨的手中接过季节的旗帜,猎猎地挥舞着,舞出一片绿荫,一片暖阳,一片生机,一片热烈,给人们带来又一场美的享受。
立夏之美,美在景物。立夏的景物之美,又是渐变的、递延的,一层层推开,一层层荡开。它不是一夜之间的改天换地,而是一点一滴地渗透与积累,让人们逐渐适应它的充盈和饱满——今天比昨天热一点,明天比今天又热一点;树叶今天比昨天绿一点,明天比今天又茂密一点。人们在这渐变中适应,不知不觉便进入了盛夏。这过程如此自然,如此熨帖,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季节的更替。只有偶尔翻看日历,或者听到某句老话,才会恍然意识到:啊,原来已经立夏了。
立夏之美,美在欣欣向荣。树木,前些日子还嫩生生的叶子,如今已经长得厚实,颜色也由浅绿转为深绿。梧桐叶子大如手掌,在风中哗啦啦地响;槐树开满了白花,香气浓得化不开,惹得蜜蜂嗡嗡乱飞。最妙的是石榴树,枝头已经冒出红艳艳的花苞,像一个个小火苗,随时准备燃烧起来。河水也暖了,前些日子还冰凉刺骨,如今已经可以伸进脚去。桑叶采了一茬又一茬,蚕宝宝日夜不停地吃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河边的芦苇已经长得很高,风一吹,便如绿色的波浪般起伏。蜻蜓在水面上盘旋,时而停驻在芦苇尖上,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了。
立夏的美里,有着独特的热闹与生机。经过一冬的蛰伏,一春的铺垫,万物都攒足了劲,要在夏天尽情绽放。草木疯长,虫鸟欢鸣,连人们也变得活跃起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到处是欢快的笑声。这种生机不是春日里那种怯生生地试探,而是肆无忌惮地张扬,是生命力的狂欢。雷雨也来凑热闹,刺目的闪电忽然划过长空,瞬间照亮了整个世界,紧接着霹雳一声响,人们来不及惊呼,雨便跟脚儿就来了,哗哗地,容不得谁思考和辩驳。豆大的雨点,连成线,织成网,将天地笼罩其中。立夏后,雨来得多,来得频,它可不像春天把雨藏着掖着揣在怀里,让人们一遍遍感叹“春雨贵如油”。
立夏之美,美在田野。田野里麦子已经抽穗,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青色的麦秆举起一颗颗饱满的麦穗儿,穗儿有金色有青色,但无一例外都高昂着头。它们勇于迎接骄阳的考验、烈风的磨砺,它们知道,唯有如此,麦籽儿才能坚硬踏实。当褪去表皮时,才能自信地袒露出自己褐色的皮肤,农人的脸上才会展现出骄傲的笑容,磨出的面粉才能洁白馨香。它的美,是丰收的希望之美,是农人的希冀之美,是人们餐桌上的饭食丰盛之美。油菜结了籽,农人们开始收割,地里弥漫着青涩的香气。有人就在地边开辟出一块空地,把油菜堆积在那里,用长棍子敲打,清脆声音里荡起阵阵灰尘。唯有这样的灰尘,让人感到立夏的纯粹和踏实、澄澈和丰盈。
立夏之美,美在吃食。除了必吃的鸡蛋,还有嫩蚕豆、新蒜、苋菜等时令菜蔬。主妇们各显神通,将简单的食材做出花样来。蚕豆可以清炒,可以煮汤,还可以和咸菜一起炖;新蒜则用来腌制成糖蒜,酸甜爽口,最是开胃。至于苋菜,或炒或拌,那鲜红的汤汁染得米饭都红了,孩子们觉得有趣,往往能多吃半碗。饭后,还有新摘的樱桃、桑葚等水果,酸甜可口,解腻消食。老人们说,立夏吃这些,可以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不易生病。这话科学与否不得而知,但一代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也就成了传统。
立夏了。夏天就这样站在我们面前,带着它的热情与活力,它的浓郁和饱满,笑盈盈地注视着我们,不顾一切地把热情挥洒。我们无法拒绝,也不必拒绝,只需打开门窗,迎接它的到来。然后在每一个立夏,感受它的热情、它的美,并将它传递给后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