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2日

汲取中医智慧 谱写护理新篇

——焦作市中医院护理部多维度推动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团结奋进的护理团队。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当火龙罐的温热在患者经络间游走,当耳穴压豆的精准刺激唤醒身体自愈力,当《黄帝内经》的智慧与现代护理技术交融共生……在焦作市中医院,一场关于中医护理的传承与创新正在书写新的篇章。作为焦作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护理部以文化为根基,以人才为纽带,以技术为引擎,谱写出一曲新时代中医护理事业的奋进之歌,推动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岐黄之术焕发时代生机。

分享大赛:展现中医护理的坚守与传承

4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的中医护理路”分享大赛决赛在焦作市中医院护理部拉开帷幕。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0位中医护理精英齐聚一堂,用真挚的讲述与动人的故事,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传承、坚守与大爱的心灵盛宴。

脑病科三区陈护士以《从西医到中医:我的护理转型之路》为题,开启了这场分享之旅。她回忆起自己刚接触中医护理时的种种困惑与忐忑,从第一次学习拔罐时因掌握不好棉球湿度烫伤同事,到对病历中脉象及舌苔描述的不解,内心的迷茫曾让她无数次质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护理工作者。然而,当她看到患者在艾灸、刮痧、耳穴贴压等中医护理技术的干预下,肩周炎、失眠等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时,她知道,自己走对了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价值。

神经外科宫护士也分享了自己从西医护理到中医护理的转型历程。曾经,她作为一名西医护士,熟练地背诵着药物剂量、病理变化、操作规程,然而来到焦作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后,中医护理的神奇让她惊叹不已。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例面神经损伤的患者,治疗 50天仍遗留右眼睑下垂症状,医生建议施行眼睑缩短术治疗,但护士长使用桃花灸使患者眼睑恢复如初。这个病例在科室荡开层层涟漪,也催生了宫护士心中埋藏已久的中医护理嫩芽。每一次病人感激的眼神、感谢的话语,都让她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医院护士所带来的价值和自豪感。

急诊科王护士也曾认为中医与急诊科没有多大关联,但去年参加河南省中医院中医护理进修学习后,她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刚迈进省中医院急诊科,古色古香的中医器具柜上整齐排列的火龙罐、竹圈灸等器具,让她感受到了中医护理在急诊中的独特魅力。进修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了艾灸、拔罐、刮痧等10多项中医护理技术。回到急诊科后,她与护理同事创新融合了“西医急救+中医康复”模式,还自创了“四阶止痛法”,在治疗带状疱疹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的一句“这火罐比止疼药还管用”,让她深刻认识到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功效,更坚定了她在中医护理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决赛现场,选手们依次登台,将自己在中医护理岗位上的经历娓娓道来,通过护理人员的分享,彰显了中医护理的魅力与价值。

焦作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裴玲玲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场比赛,中医护理人员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成就,而且彰显了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和深远价值,这将激励更多人投身于中医护理事业的传承与创新之中,推动中医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诵读大赛:奏响中医护理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强音

4月24日,焦作市中医院护理部再次传来琅琅读书声,一场中医经典诵读大赛在这里成功举办。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营造“学经典、爱经典、用经典”的中医学术氛围,让护理人员在经典学习中学深悟透中医药理论、提升中医思维能力,将中医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该院护理部精心筹备了此次比赛。

比赛中,选手们各展所长,为经典注入全新活力。从气势恢宏的《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到温情脉脉的《医林改错》节选,从朗朗上口的《医宗金鉴》,到妙趣横生的《幼科推拿秘书卷》,一篇篇经典著作在选手们的演绎下焕发新生。有人以铿锵有力的诵读展现中医理论的严谨深邃,有人用婉转悠扬的语调诠释药草经方的脉脉温情,更有团队以情景化表演,将经典中的诊疗智慧生动呈现。

此次诵读比赛,以传承千年中医智慧为纽带,深度融合现代护理理念,展现新时代中医护理团队的专业风采与文化担当。下一步,该院护理团队将以经典为舟,溯流而上,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破浪前行,续写中医护理事业的辉煌篇章。

多维布局:构筑中医护理发展的四梁八柱

前不久两场赛事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焦作市中医院护理部多年来在中医护理事业上的系统性布局。作为焦作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护理部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引,构建起“文化引领、人才筑基、技术突破、服务升级”的发展矩阵。

——文化铸魂,让中医护理“活”在日常。从每日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降压操的养生功法,到一科一证一特色的科室文化建设;从“321护理服务行动”(三主动、两耐心、一热情)的人文关怀,到药膳大赛、中医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在该院,中医护理文化已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胞。

——人才强基,打造阶梯式护理队伍。人才培养是中医护理发展的基石。该院承办的焦作市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与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岗位培训班,年均培养专业人才百余人次。同时,通过护理理论技能大赛、护理个案分享比赛等竞技平台,以及与河南省中医院的高水平专科建设合作,形成了“基础培训-专科提升-科研创新”的人才培养链条。2024年,裴玲玲荣获河南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赵雯团队微视频入围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展演,正是人才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

——技术突破,50项特色技术守护健康。在技术创新层面,该院实现了中医护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院开展特色护理技术50项,涵盖平衡火罐、雷火灸、刮痧、耳穴贴压等技术。在急诊、骨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已成常态。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更让中医护理从“辅助角色”走向“重要阵地”。

——服务升级,智慧护理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为响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号召,该院护理部推出系列便民举措:病区一站式结算服务让患者告别往返奔波,“互联网+护理服务”让高龄、失能患者在家享受专业护理,养生功法的普及则将预防保健理念植入日常。

当艾香与监护仪的声响共鸣,当银针与康复设备协同发力,焦作市中医院这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护理团队,正以仁心为灯、以岐黄为舵,在守护健康的征途上重塑中医护理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