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3日
从“表情包”到光影艺术
——看传统太极的现代表达
详见今日本报A08版
本报记者 李晓军
太极文化“嗨”起来、“潮”起来。
日常微信聊天,太极拳“表情包”流行起来,焦作人以“太极的方式”传递问候与祝福,让生活更有趣,让交流更温馨;国内首个“太极云传人”在焦作诞生,这一跨学科突围的“云手”,打破了太极传承的时空限制;夜幕降临,温县陈家沟,以虚实交织的光影叙事方式,讲述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创拳的历史故事,引来河南卫视、央视争相报道……
今年年初以来,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焦作,在传统太极的现代表达方面更上层楼,亮点频闪,为传承和弘扬这一人类非遗作出积极贡献。
看太极“表情包” ——
让太极文化伴随日常生活
眼下,焦作人尤其是太极拳友之间,在微信聊天中,时不时地冒出来一个太极“表情包”。
每一个日常问候语,都伴随一个太极拳动作,形神兼备,趣味十足:开心——起势;在吗——雀地龙;好的——击地锤;晚安——青龙出水;庆祝——前蹚拗步;拥抱——白鹤亮翅、猿猴献果;哈哈——玉女穿梭……
这套太极拳日常问候“表情包”共28个,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牵头开发上线。拳友群、家族群、工作群、同学群统统适配,主打一个实用。
“有了太极缘,精彩不间断”“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一招一式皆是情怀”“小小的太极拳表情包,大大的智慧包容天地间”……在我市一个太极拳友微信群中,拳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一边对发明创造这组“表情包”赞誉有加,一边轻点鼠标在聊天对话框中将其收入“囊中”。
看太极“云传人”——
让太极传承突破时空限制
近日,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和慧超,带领一支由体育学、艺术设计、计算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将太极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国内首个“太极拳+元宇宙”深度融合项目——“太极云传人”。
与传统师徒传承和实地教学不同,这位“云传人”有其独家本领——以跨学科突围的“云手”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和学习太极拳。
和慧超介绍,“太极云传人”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太极文化虚拟展览馆,分为“文化沉浸体验区”“动作观摩学习区”“用户闯关检验区”和“玩家深度交互区”四大板块。用户可随时随地学习太极历史、流派及技法,体验虚拟对战与互动学习。
项目开发过程中,力求将最正宗的太极文化呈现给用户;与市非遗中心共建的“太极基因库”,正将散落民间的108式古谱转化为数据链。“传统武术数字化曾被视为‘不可能三角’,但我们用代码打通了‘任督二脉’。”和慧超说。
看太极“光影秀”——
让太极故事更具时代风采
夜幕降临,温县陈家沟东沟,七彩流光冲破夜空,“陈王廷”穿越激光打造的“结界”,从虚空中转瞬进入东沟“老家”,创拳、悟道、传艺……
这场沉浸式实景演出融合全息投影、激光矩阵等现代技术,以陈王廷的创拳历程为主线,通过虚实交织的光影叙事,将历史故事生动地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立体画卷。
游客们置身其中,一路边走边看,光影交错间,各大太极拳流派的名师身影依次浮现,仿佛穿越时空,与数百年前的武林宗师进行一场隔空对话。
今年年初以来,温县经过数月“匠心”打磨,成功“复活”东沟。“五一”假期,河南卫视、央视纷纷报道这场太极“光影秀”。
创意之路,永无止境。未来,在我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传统太极的现代表达必将光辉璀璨。
➡太极“表情包”。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提供)
太极拳“光影秀”。 徐宏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