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3日

创新驱动向未来

——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 孙国利

转与变,是新动能培育的主旋律。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到科技创新之城,从“百年煤城”到新能源材料新兴基地,我市传统产业正“老树发新枝”,生动诠释着“传统亦青春”。从实际出发,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遵循的辩证法。

日前,记者来到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极目所致,但见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百余名工人分布在各个作业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正在推进。该项目一期投资22亿元,重点在汽车零部件等细分产业链上发力,项目吸引了核心技术、团队和企业集聚,致力打造郑州都市圈内新能源汽车配套专业园区。

前不久,河南蓝普电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特种铝电磁线项目落户该基地。“这里会陆续入驻更多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企业发展和产品迭代升级。”该项目业主、武陟幸福城产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鸿权介绍。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位次前移、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GDP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1%……”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这对老工业基地焦作来说至关重要。化“包袱”为“财富”,我市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重点推动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向新能源材料产业跃迁:获批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下线;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我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锂电池、钠电池、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多项产品产销量和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四高四争先”是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对河南发展的精准把脉和科学谋划,是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破题之钥。我市如何与全省上下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串珠成链,聚链成势。聚焦“六新”突破,深化“五链”耦合,焦作锚定“四高四争先”,坚持“四个聚焦”,着力推进“三十工程”,培育壮大“3+13+N”重点产业链群,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抓总抓重抓要,提速提质提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这两年,我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主攻点放在促进链式集群发展上,“3+13+N”产业链群增加值增长7.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98.2%。

紧盯全国全省产业布局,我市壮大“3+13+N”重点产业链群,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传统化工向现代化工转变,转型发展精细化工、电子级化学品等高端化工,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强化“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就强什么”导向,跨区域产业协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凸显的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氢能、新一代电池、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领域,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竞争新优势。

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一体推进、整体提升。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围绕传统产业,我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技术改造、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去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79个、完成投资601亿;加强企业梯次培育,8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8家企业登榜河南民营企业100强,龙佰集团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铝中州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主体总量创历史新高。

天宝桓祥这家具有“超硬工匠”之称的“硬核”企业,具备年产1000套大型智能化六面顶液压机能力,自主研发的135MN设备,承压能力全球最大,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皮革行业的领跑者隆丰革乐美,原皮采购量占全球供给量的四分之一,年加工羊皮革2500万张、牛皮革100万张。今年,隆丰革乐美将以国际化视野,深化海外布局,海外设立工厂,进一步融入全球大市场。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枝节节高”。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福钛锆产业园、中炭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规模达567亿元,温县休闲食品产业获评省休闲食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兴未艾,开元化工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飞孟金刚石超高导热金刚石等项目建成投产。

我市紧盯全国全省产业布局,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激活创新主引擎,厚植产业新优势。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焕新,我市加强产业绿智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成为全国大市场关键环。激发创新活力,我市注重需求带动、应用牵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实施“345”创新行动,科技支出增速全省第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省第3。

龙佰集团以创新谋发展,升级硫酸法钛白粉,转型发展氯化法钛白粉,强力进军钛金属领域,拓展跨越锂电新材料产业,拉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钛+锂”产业格局,引航中国钛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全国、全球大市场。多氟多锂电池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出口日、韩,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半导体行业关键辅助材料电子级氢氟酸,品质达到UP-SSS级,纯度及颗粒数指标满足高端半导体制程要求,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科瑞斯博自主研发的正负极材料提纯器打破国内空白,其核心技术比肩业界翘楚。科瑞斯博石墨匣钵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产品价格偏高、供应短缺、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目前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目前,我市新认定创新龙头企业10家,全省第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家,总数达52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25.2%,全省第5。顺利筹建云台山实验室,挂牌运行省医学科学院焦作基地,获批2家省创新联合体,实现零的突破;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7亿元、全省第5;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4297人,新增7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省第3。

全面数字化转型。我市建成4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千业水泥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新增6家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5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多氟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中原内配被评为国家卓越智能工厂;绿色化发展,我市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企业31家,其中绿色工厂24家,和兴化工、华瑞防水入选省级“零碳”工厂,中铝中州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

我市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精益化服务能力,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布局,打通产业链壮大的堵点、痛点、难点,诚心实意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现代产业做大做强;激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由市长总牵头、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2024年召开例会13次,解决大咖国际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高安新材料蒸汽管道敷设等11个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77个,问题解决率100%;“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引才难、销路难、降本难等问题,组织产销、产融、用才、产学研对接活动731场,其中围绕重点产业链、立足链主企业的需求,开展单品类“产销月月行”活动51场,达成合同意向额13.06亿元。

一季度已经收官,半年冲刺的号角早已吹响。我市将拉满弓、铆足劲,全力以赴稳增长、强创新、调结构、防风险,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而今,在怀川大地上,南上北下跑招商,让重点产业“风”起焦作,已为积极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夯实了基础,培厚了土壤。

焦作,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