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9日

市妇幼保健院集采电子耳蜗让听障者重启“声”命

本报记者 朱颖江

“听见了!我又可以听见了!”3月20日,河南省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正式落地执行。5月17日,在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咽科诊室内,70多岁的听障老人在电子耳蜗开机瞬间,布满皱纹的脸庞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紧紧攥着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咽科学术带头人钟彦的手,眼睛里写满惊喜。

这一幕,是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市妇幼保健院医疗惠民行动的生动缩影。

钟彦始终关注着听力障碍患者的治疗难题。当得知电子耳蜗被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骤降至6万元以下时,这位深耕耳鼻喉领域40余年的专家敏锐意识到,这将有利于改写焦作市听障患者的治疗格局。

“对于先天性耳聋患者、重度、极重度和全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是重建听力的有效选择。但过去,高昂的费用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导致一部分先天性聋儿陷入‘因聋致哑’的困境。国家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机制大幅降低费用,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普惠于民,造福广大耳聋患者。”深耕临床一线的钟彦说起电子耳蜗进入集采的意义,难掩内心的激动。

在钟彦的积极推动下,市妇幼保健院迅速响应,完成设备采购、外出考察学习、技术培训和术前实战演练等工作。4月13日,该院接连完成了两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手术:为一名13个月大的先天性耳聋患儿双侧植入电子耳蜗,该患儿术后将通过听觉重建实现语言能力正常发育;为一位71岁的老年性耳聋患者植入单侧电子耳蜗,帮助其重拾听力,恢复正常的生活。

据悉,该院采用的集采电子耳蜗具备22通道精细编码技术,能更精准模拟听觉神经信号,为患者提供接近自然的听觉体验。不仅如此,此次集采中选的人工耳蜗产品还支持高场强(3.0T)核磁,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为患者未来的医疗检查提供了更多便利;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也同步中选,满足了患者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市妇幼保健院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技术的开展,得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院院长张杰教授亲自主刀完成了全部手术。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