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9日
世说新语
以“博物馆+”思维讲好焦作故事
□郭 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以焦作为例,今年“五一”假期,市博物馆(含分馆)累计接待观众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9%;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62场次,惠及观众13.39万人次,创历年“五一”活动新高。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宝库,不仅珍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实物,更肩负着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培育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如何让我市各级博物馆从“文化殿堂”转变为“民生课堂”?以“博物馆+”思维讲好焦作故事,或许是破题之策。
数字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重构博物馆的教育场景,外地博物馆有许多创新,例如湖南博物院马王堆“生命艺术”大展,用AR“复活”汉代瑰宝;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虚拟现实体验让人“穿越”至古代沉船现场;南京博物院夜场以光影动画重现金陵古韵等。市博物馆也大力开展线上引流线下工作,“五一”假期6场“云游焦博”直播观看量达11.36万人次,互动量超8000次。“云游焦博”直播通过数字化展陈,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可互动、可体验的“立体课堂”,在实现“文化无界”的同时,也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为一馆,奔赴一座城”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创产品能够传递历史上特定时空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使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特定形式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国家博物馆文创再“上新”,金灿灿“嵌珍珠宝石金项链”冰箱贴、萌呼呼毛绒玩具“鹳条儿”预订下一个“爆款顶流”。“五一”假期,市博物馆融合怀山药、怀姜、舞狮等焦作文化元素,新推出60余款主题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文创产品走俏,在使博物馆增加收入的同时,增添了人气和烟火气,也更加贴近生活。
我市各级博物馆作为“立体百科全书”,承载着讲好焦作故事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不断深化“博物馆+”多元实践,以更创新的表达,沟通古今中外;以更开放的姿态,为美好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