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03日

“绣花功夫”优服务 “网格精织”暖民心

——看高新区东方社区如何激活基层治理高效能

本报记者 杜挺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今,在高新区文苑街道东方社区,居民们自编了一段快板,表达对社区的称赞:“社区像个温暖家,服务顶呱呱,互帮互助新风尚,人人把根扎;这样的社区哪里找,就在咱脚下,大家齐心共努力,未来顶呱呱!”

群众口口相传的背后,是东方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探索基层高效能治理之路上镌刻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社区精准锚定居民多元需求,详细定制清单,在服务“一老一小一青壮”上精准发力;广泛凝聚党员、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志愿服务,让“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温暖图景照进现实;不断深耕网格治理,勾勒社区管理新蓝图,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得民心。

东方社区将桩桩件件实事化作春风细雨,润泽居民心田,持续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让幸福之树在网格沃土中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聚焦多元需求

共绘社区和谐之景

5月23日傍晚,东方社区党支部书记韩钦钦带领工作人员在万方嘉园小区走访。“社区老师好!”刚踏入一处小游园,几名孩子便热情地围上来,眼里满是熟稔与亲切。

这份特殊的“默契”从何而来?

“社区老师组织的夏令营超有意思,我参加过!”“我周末总去社区上科普课!”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揭开了背后的答案——

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已让社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暖心伙伴”。

韩钦钦介绍,社区已连续举办三届夏令营。去年以“我是一个兵”为主题,邀请辖区退伍军人担任教官,开展军姿训练、体能锻炼,还通过革命故事分享,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精彩的夏令营活动,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社区始终秉持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一青壮”理念,书写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在守护“夕阳红”方面,社区打造温馨的老年食堂,日均接待50位老人就餐。目前,食堂正在进一步升级改造。针对40余位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社区建立专属台账,开展关怀服务。此外,社区还联合物业公司等,每月开展义诊、义剪等活动,累计举办30余场;每季度与专业医院合作开展健康体检,全方位守护老人健康。

聚焦儿童成长,社区精心筹备科普课堂、寒暑假夏令营等活动。科普课堂设置不同的科学实验与趣味知识讲解,吸引500余人次参与,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服务青年群体,社区搭建平台,与辖区企业、商家紧密对接,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多场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鼓励青年参与公益课堂等志愿活动,在服务中积累社会经验,实现个人成长与社区发展的“双向奔赴”。

汇聚志愿力量

点亮温暖互助之光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新时代凝聚群众力量、共建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在东方社区,“东方号”志愿服务品牌正如一面旗帜,引领着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

一提到志愿服务,辖区失独老人王大娘总是红着眼眶。多年前,老人的儿子患病,让家庭陷入困境。社区联合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打扫、采购生活用品,逢年过节还带着礼品探望。老人的儿子离世后,志愿者还经常上门进行心理疏导,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无论是进行慢性病认证整理资料,还是手机坏了需要维修,老人身边总有志愿者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如今在东方社区,志愿服务已融入日常:志愿者化身“安全卫士”,积极排查夏季安全隐患;音乐课堂里,志愿者老师带领居民放声歌唱;夏日夜晚小区广场,志愿者在表演精彩节目。

这些场景,正是社区以“东方号”为载体,构建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缩影。

韩钦钦介绍,东方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东方号”志愿服务品牌为载体,凝聚党员与居民合力,打造“导航、启航、巡航、护航、续航”志愿服务团队。

五支队伍齐发力,多元服务暖人心。

导航志愿服务队由党员群体组成,以“党建+志愿服务”为核心,每周五开展常态化活动。依据“岗位所需、党员所长”原则,设立助老、护幼、环保等多元服务岗位,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服务动能。

启航志愿服务队联合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青协,青年志愿者每月两次开展“周末科普日”活动,通过科学家故事宣讲与趣味实验,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种子。

巡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穿梭在社区商铺,严查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建立隐患台账并协助整改,为社区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群体常态化开展小区夜间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守护居民平安,提升社区安全感。

在续航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者经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培训,用接地气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成为理论传播的“银发轻骑兵”。

东方社区将志愿精神融入基层治理,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辖区及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纷纷携手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500人。

精细织密网格

筑牢基层治理之基

如何持续且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需求,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东方社区积极整合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重点推进“网格化+红色物业”治理模式,致力于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化解在基层。

走进东方社区服务大厅,一张“网格化管理示意图”映入眼帘。辖区被精细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有专属网格员,图中详细标注着其所负责的楼栋、商户等信息。

韩钦钦介绍,东方社区辖区内均为规模较大的小区,都配有相应的物业公司。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进程中,社区大力开展“红色物业”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建立联席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社区已构建“社区—物业—党员志愿者—网格”的协同体系,依据“属地管理、规模适度、边界清晰、便于服务”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网格员全面收集网格内居民的基本信息,精心绘制出“网格民情地图”,为社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在网格员选拔任用上,社区联合“红色物业”严格筛选一部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物业人员,安排他们担任网格员。他们因熟悉小区环境和居民情况,任职后能迅速掌握网格内居民诉求,不仅能及时处理设施维修、环境维护等物业服务问题,还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等工作。

在党建引领下,以网格为依托,社区与“红色物业”紧密配合,形成高效信息收集闭环,确保居民诉求能被精准捕捉且妥善解决。

去年,因房屋漏水问题,一名居民与一家商铺产生矛盾纠纷。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该情况后,迅速稳住现场局面,立即上报社区和物业公司。物业公司随即详细查看现场,明确责任。社区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商量解决方案。在多方努力下,矛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党员志愿者还帮忙清理附着物,为维修提供便利。问题解决后,当事人特意为社区、物业公司送上感谢信。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近年来,东方社区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