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03日

崔磊磊:青春之光点亮乡村发展希望

崔磊磊(左)在村里招商的企业走访。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摄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基层干部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近日,记者走进修武县郇封镇大位村,聊起村里的发展,几名老人便开始念叨:“有困难找磊磊,准能变出好风景。”“咱村发生这么多变化,磊磊功劳很大。”

老人口中的“磊磊”,正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崔磊磊。

取得村民的信任与口碑,靠的一定是实在的付出和成绩。扎根基层,“80后”的崔磊磊有闯劲、有思路,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解决问题一抓到底,不遗余力发展经济,带领曾经的“问题村”蝶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位村有4400多口人,基层治理面对的困难多、任务重。2018年刚上任时,摆在崔磊磊面前的是破旧的村委会大院、涣散的支部班子和村集体难收回的130多万元欠款等难题。

一名30多岁的村支书,能干成什么事?村民都在观望。

崔磊磊没有豪言壮语,决定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并且强调工作原则:所有决策、流程必须全部透明公开。

在清欠债务过程中,他立下军令状,带领村“两委”干部加班加点逐户走访。仅用两个月,就顺利完成多家企业及个人的清欠任务,让多年久拖未决的难题得到解决。

村委会房屋破旧,服务功能完全达不到标准。但因历史问题,拆迁存在阻力。崔磊磊扛起重担,多方协调,消除争议,顺利完成拆迁。之后,他又积极筹资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的修建。提档升级后,大位村党群服务中心温馨舒适,集学校、文化广场、共享书吧于一体,成为村里人最爱去的地方,更成了群众参与村里大事小情的议事点。

在一项项工作推进中,崔磊磊始终坚守党建引领这一核心,筑牢党组织根基。

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精心挑选“实用”“适用”课程,引导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并定期交流,切实提升大家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村党支部还通过党员大会、村民议事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梳理制定年度10件民生实事,通过支部牵头、“两委”领办、群众参与,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心中最惦记的永远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崔磊磊知道,在党建引领下,发展集体经济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

要让土地生金,先让思想破冰。崔磊磊思路清晰,借助优势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在他的推动下,大位村先后通过召开乡土人才恳谈会、送一封家书等方式,吸引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

有了致富带头人和好项目,崔磊磊瞄准时机,创新推出“群众集资+集体经营”模式,争取资金340万元,在村中建起电商产业园和100吨冷藏库2座。电商产业园建成后,马上争取到一家食品企业入驻,当年就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还提供就业岗位130余个。

带动集体增收,需要紧随市场发展。在崔磊磊的推进下,村里又建设6座地坑温室惠农大棚,由村干部带头管理,种植哈密瓜、辣椒、西红柿等;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名村干部分包一个项目,共设立置业、劳务、农业、机械4个子机构,实行单独核算,实现土地出租收入和创业增收双驱动。

2024年,崔磊磊又主导村内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建设惠农2号、3号大棚。大棚对外租赁后,采取群众集资分红方式,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益,达到多赢状态。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村民看到了崔磊磊的能力,看到了党支部的担当。

“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崔磊磊不忘村庄环境治理,目的是让群众生活得更舒心。他创新“队长包片”工作法,推进全村800多户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推动村里高标准打造“四好农村路”3000余米,为村内5000米主排水沟清沟盖板,使污水管网通畅;利用废旧砖瓦砌花墙,加强绿化管理,让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如今的大位村,老仓库改造成灯光篮球场,村里组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义诊义剪,新建的慈善幸福院更是让空巢老人笑开了颜。

从群众观望到交口称赞,崔磊磊用拼搏书写了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如今,他继续努力前行,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描绘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