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19日
市工商联:筑牢法治基石 护航民企发展
本报记者 齐云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将法治建设深度融入促进“两个健康”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统筹推进“三会三联三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倾力打造法治平安机关、廉洁文明机关,以坚实的法治力量护航我市民营经济乘风破浪,实现高质量发展。
思想铸魂强引领
提振信心全力“聚商”
市工商联始终以党建为统领,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置于首位,充分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坚持创新理论引导教育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多元平台联动。依托网络干部学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市工商联微信公众号、“怀商大讲堂”等线上阵地以及全市20多个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线下平台,举办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
深化普法实效。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地生根,聚焦提升全市工商联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动法治民企、“三零”创建,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体系,筑牢自身风险防控和合法权益维护的法治“堤坝”。
精准服务显温度
优化环境倾力“亲商”
市工商联搭建“亲清联动”平台,就是通过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联动互动,带动和推动法企、银企、税企、校企、企企等亲而又清、对接衔接,持续深化“三会三联三服务”工作机制内涵。
法企联动深化。深入开展“法企联动、护航民企”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总商会调解室、商会(行业)仲裁中心的专业仲裁调解优势,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资源整合服务。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同心出彩·才智进千企”专项行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中的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三师”建立服务团,助力全市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市众信公证中心、市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仲裁联络中心等专业机构,常态化开展面向民营企业、商会的“法治体检”、法律咨询、公证服务、仲裁指引等精细化走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民营经济人士的法治获得感、主人翁意识、责任感与归属感。
构建“大服务”格局
协调联动大力“安商”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引导民营企业法治建设工作,勇担法治建设宣传者、执行者、推动者重任。
立体服务网络成型。成功搭建“工商联+政法部门+商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与市级政法部门的紧密联动,推动在基层人民法院等场所设立“商会人民调解室”,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
多元解纷机制增效。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仲裁联络中心”高效运行,深化与市司法局“万所联万会”长效合作机制,整合律师专业力量服务商会和企业,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纠纷的多元化解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专业赋能促提升
助力发展致力“兴商”
市工商联持续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调解力量下沉增效。引导商会选派优秀调解员入驻市总商会调解室,推动商会调解工作迈向规范化、专业化,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护航。
和谐劳动关系助稳。联合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指导企业依法保障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联合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指导市汽车流通协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市建材装饰商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优化用工环境。
法治文化浸润赋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持续擦亮“5·20反对贿赂·亲清政商”活动品牌。精心组织“赓续法治精神·护航民企发展”法治文化建设成果观摩研学活动,推动全系统人员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文化自信。
从思想引领到精准滴灌,从机制创新到专业赋能,市工商联以“亲清联动”为笔,以法治建设为墨,在服务“两个健康”的宏伟画卷上奋力书写“聚商”“亲商”“安商”“兴商”的崭新篇章,为我市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提供坚不可摧的法治护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