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4日

党建领航奏响治理“协奏曲”

——看温县慈胜社区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岁末年初,年味渐浓时,社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困难居民家中走访慰问。真挚的问候,暖心的物资,驱散了冬日寒意。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社区联合医院与爱心商户开展义诊、义剪活动,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春天多了一分温暖。

当六月的阳光洒满社区活动室,屋内又传来悠扬的童声合唱。“六一唱响快乐童年”活动中,孩子们用清脆的歌声奏响节日的欢乐乐章,勾勒出社区和谐、居民幸福的美好画面。

……

从寒冬到盛夏,温馨的一幕幕,在温县岳村街道慈胜社区不断上演,描绘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社区生活新画卷。

这背后,正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个缩影。

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慈胜社区紧紧围绕“五基四化”攻坚目标,不断拓展思路、创新载体、完善机制,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党建引领固根基

筑牢治理“主心骨”

6月13日傍晚,慈胜社区鑫鑫城市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摆放整齐、院落干净整洁,居民休闲纳凉,一幅温馨画面。

“以前小区也有管理难题,‘飞线充电’就是老大难,电线犹如蜘蛛网般到处乱拉……”提起楼院治理,在小区走访的慈胜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亚利感受颇深。

单靠劝阻效果不好,想整改居民又意见不一。如何彻底解决难题?慈胜社区坚持将党组织作为“主心骨”,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破难题。

近年来,慈胜社区始终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根本保障,不断延伸组织触角,织密根系网络。

一方面,社区主动对接资源,与14家县直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效整合力量。另一方面,深耕社区内部,在70个楼栋建立30多个功能党小组,推进党组织架构延伸下沉,构筑“社区党组织+联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

为彻底解决飞线“顽疾”,社区党组织先行一步,召开专题会议,与小区业主委员会密切合作,探讨解决方案,制订改造方案。之后,又召开两次居民大会,赢得群众支持。

当时,仅有位于一楼的几户居民有意见,感觉拉线比较容易,不想整改。此时,联建单位安排党员志愿者一方面加强小区秩序管理,一方面配合社区逐户做工作。其间,党员中心户也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宣传飞线隐患,率先集资做表率,在消防部门和安装公司开展工作时,还力所能及提供帮助。

在党组织的强力引领下,经多方努力,最终小区190多户全部装上规范的充电设备。

建强党组织体系的同时,慈胜社区还紧抓锤炼骨干队伍,激活“头雁”效应。

社区积极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精心挑选实用、适用课程,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集中培训;组织观摩学习,走进其他先进社区学习基层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设立党员先锋岗,督促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在一线。

为进一步做实“红色服务”,社区还持续推进“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组织动员200多名“双报到”党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普法宣传、暖心家庭教育等活动,助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和谐社区。

网格赋能精治理

激发共治“新活力”

6月13日下午,慈胜社区网格员黄立文和辖区一家爱心理发店的志愿者前往居民董老先生家中。

一年前,董老先生做了腿部手术,行动不便,理发成了难事。网格员入户走访时发现了该情况,马上向社区反映。在慈胜社区网格内,经营商户和社区实现服务联动。网格内一家理发店老板得知消息后,积极配合社区提供服务,为他上门理发。之后,不管他遇到什么困难,网格员都会积极联动爱心商户、志愿者帮助他。

一张“网”包罗社情民意千万象,千百“格”服务群众细致入微。

近年来,慈胜社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划分出8个网格,由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并推选出19名社区工作者、物业企业人员、业主委员会等成员担任专兼职网格员。

如何立足社区“小网格”,进一步凝聚治理“大合力”?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慈胜社区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强化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打造资源网,服务集成零距离。将社区、商户、社会组织、公益团体等聚在网格,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形成“人在网格住、事在网格办”的高效服务机制。

辖区有一家专业的文化传播公司,借助资源,去年慈胜社区搭建“创客空间”工作室,积极搭建平台,定期开展电子商务、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吸引辖区许多商户和居民学习,有效提升了创业就业能力。

“这种联动服务是双向的,社区网格员也会定期走访网格内企业商户,深入了解经营状况,协助解决用工需求、小额贷款等实际困难,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孙亚利说。

健全自治网,民事民议解难题。在网格管理的基础上,慈胜社区还在辖区15个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4个、业主委员会8个、党群议事会2个,充分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引导居民进一步参与社区管理。

在家天下小区西区,网格员收集民意,积极与小区业主委员会协商,推进规划建设停车棚,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在永兴小区,通过网格员协调、居民共议,推动安装监控设备。

服务群众零距离

共绘幸福“同心圆”

社区是群众的“大家庭”,如何让群众在这里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做精做细社区服务,无疑是关键答案。

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到底如何?在慈胜社区,居民有切身感受。

“有时间我就来社区,和朋友、邻居聚一聚,心情特别好。”辖区70岁的老张,每天两次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卡”。中心提供棋牌、阅读等场地,经常开展文娱活动,还会帮老年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让老张有了家的感觉。

“暑假社区还有画画活动,我让妈妈给我报名……”家在慈胜社区的苗苗才6岁,说起“社区阿姨”,她显得特别亲切。苗苗已经连续参加社区举办的“春风如花红领巾,童笔共绘社区美”等多个活动。社区的贴心服务,已像春日细雨般滋养着孩子的认知。

对“一老一小”的关怀照顾,只是慈胜社区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慈胜社区坚持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创新推出“四心”工作法。

志愿服务安民心。积极培育社区志愿力量,成立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志愿者服务队7支,持续开展门店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演练、义诊体检等服务。

文体活动聚民心。组织居民成立广场舞团队、老年合唱团、古筝培训班等6个文艺团体,在元宵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开展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

便民阵地贴民心。设立温县首个“爱心冰柜”,积极为辖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劳动者提供免费清凉水;设立爱心驿站,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等服务设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暖心港湾。

惠民服务暖民心。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例如,搭建高效就业桥梁,线上线下联动,精准收集、发布企业商户用工信息,动态掌握居民就业需求,成功帮助160多名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