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7日
“良田+良机” 秧苗长得壮
本报记者 董柏生
夏至前后,正是水稻插秧的黄金时期。连日来,地处武陟县乔庙镇的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抢抓农时,紧紧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总体目标,以农业机械化、技术化、规模化为主线,为群众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及农机使用等技术服务,以科技之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6月24日下午,在菡香合作社韩村的一块农田里,农机手驾驶新一代水田打浆整平一体机穿梭田间,翻耕、碎土、搅浆、埋茬、平地等全流程作业一气呵成。
菡香合作社副理事长王晓峰告诉记者,泡田打浆标准决定着秧苗移栽的高低,通过打浆耙地设备搅动水田中的泥水,可以使土壤更加细腻,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现在正在工作的是一台水田打浆整平一体机,后面宽幅是5米,效率相当于以前那台机器的3倍,是我们今年新添的设备。它能更好地把小麦收割后留下的麦茬打到地下面,地面基本上看不到秸秆,平整度也更高,为下一步机插秧奠定很好的基础。”王晓峰说。
记者注意到,在菡香合作社位于韩村、马宣寨村的水稻田里,4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所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整齐挺立,为广袤田野铺上新绿。
“现在正在工作的是第四代插秧机,相对以前的插秧机,它的效率明显提升,由原来的每小时插秧20多亩地提升到现在的50多亩地,坏苗率也大幅降低,基本上不需要人工补栽。国家对新型农机设施的推广补贴力度逐步增大,对我们种植合作社来说,能直接带来效益的提升。”王晓峰说。
作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河南菡香”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投入力度,推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维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王晓峰说,有新机械、新技术的加持,今年菡香合作社近4000亩水稻插秧进度明显加快,同时降低了劳动力支出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