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30日

全国文明校园巡礼

文明如水流淌 校园桃李芬芳

——焦作市实验中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掠影

本报记者 冯新瑞 赵改玲

市实验中学鸟瞰。

机器人实验室。

足球课堂。

学生们的英语室外课堂。

读书会活动开幕现场。

地理模拟实验室。

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袁广利上专题党课。

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袁广利与同学们交流谈心。

焦作市常飒飒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

市实验中学校长肖予为获奖学生颁奖。

核心提示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焦作市实验中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育人特色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本届我市入选的唯一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2年承载育人使命,文明如水流淌,润物无声中,校园桃李正芬芳。

6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考圆满结束。

在焦作市实验中学门前,不仅有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应届毕业生,拉着老师亲切合影,也有参加完高考的实验学子重回母校,感恩那场“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师生相遇、教学相知。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在焦作市实验中学,文明如水流淌,浸润师生心灵。

这所走过72年光辉岁月的老校,一园一景皆用心,一言一行皆育人,文明校园的精致模样,在三尺讲台上,在琅琅书声中,文明校园建设如春风化雨,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以点滴文明涵养师生品格,让理想信念助力青春飞扬。

走进这所全国文明校园,文明的力量不张扬,你会看到每一位老师的温文尔雅,每一名学生的朝气蓬勃……文明,正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成为校园最温暖的底色。

“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校党委书记袁广利坚定地说。

— 先锋领航 —

党建内驱力激发教育原动力

先锋领航,“头雁”振翅。

焦作市实验中学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凝心聚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党建内驱力激发教育原动力。

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袁广利为组长、校长肖予等同志为副组长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党建工作“12345”工程中澎湃无限发展动能,凝聚磅礴文明力量。

何谓党建工作“12345”工程?

即围绕一个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发挥两个职能,思想教育和凝聚力量;实现三个目标,举旗帜、展形象、提质量;做好四个统筹,统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统筹做好校园文明创建工作,统筹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统筹做好党群工作;完善五项服务,服务党支部建设,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教学研究,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征途上,该校党的建设日益加强,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在学校治理体系的科学完善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校党委积极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为教学改革注入红色力量。

该校多次获评“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正彰显着这个教育红色堡垒的政治担当。

— 文明浸润 —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频共振

6月24日,在安阳市红旗渠纪念馆,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

来自实验中学的2025年新晋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乔昱皓聆听中国好人的故事,为中国好人献花,完成了好少年与中国好人的“双向奔赴”。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让以文化人与以文育人同频共振,以《学习习惯八条常规》和《行为习惯八条常规》为依托,夯实主题教育,让实验学子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牢牢树立民族复兴梦想。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实验学子讲述奔赴山海的梦想;在“国旗下讲话”的慷慨激昂中,实验学子感受祖国发展的步履铿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等重大历史节日中,实验学子走进一段段屈辱历史,挺起民族担当的脊梁;在“学雷锋活动日”“评选文明学生”等全年不间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实验学子展现个性风采,铸就青春华章。

到劳动实践基地去,到红色教育基地去,到人民法院法庭去……一场场“零距离”的学思践悟,增强实验学子的劳动意识、法律意识,让爱国情怀在学生们心中激扬。

不仅如此,该校还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在校门口,设有防欺凌举报信箱和电话;在校园内,专业的心理辅导室敞开大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保持畅通,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摆正人生航向。

正因如此,好少年不止乔昱皓一人。

梁航瑞获评“河南省文明学生”,九年级16班被授予“河南省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多年来,该校还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百余名学生被评为焦作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潜移默化中,每一个孩子都展现出内心沉淀的文明力量。

2024年暑假期间,该校七年级16班的刘相辰同学因拾金不昧的善举,获得了西安游客赠送的锦旗。

吕一华、雒涵玉代表焦作市参加河南省“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因精彩表现,获得二等奖。

在实验中学,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是照进现实的梦想。

— 强基铸魂 —

师德师风沉淀文明光芒

在“Word”世界中,如何“拼”出精彩?

6月17日、18日,连续两日,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运超老师策划的七、八年级Spelling Bee英语拼词大赛如火如荼。两场异彩纷呈的赛事,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掀起了校园英语学习新热潮。

早在今年5月,实验中学名师工作室专题讲座文科专场、理科专场接连举办,为参会教师带来了多维度的启发。

在实验中学,以名师工作室为枢纽打造的“教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平台,正在培育更多兼具学术底蕴与实践智慧的“大先生”。

这是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倾力打造师德高尚、敬业奉献、恪尽职守、务实勤勉教师队伍,锲而不舍,强基铸魂,结下的喜人硕果。

教师作为文明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是文明校园创建成功的核心力量。该校不仅凝聚了师范类学校的各学科优秀毕业生,211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也纷纷加入教师队伍,高尚师德强树优秀师风,沉淀出更多文明光芒。

学校积极推进“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坚持“学习+教研”“巩固+创新”,教师的专业理念在实践中更新,专业能力在课堂上提升,真正实现了文明之光照耀下的“三方共育”,也完成了三年一次的学校、家长、社会同频共振的“三向奔赴”。

在逐渐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教育生态中,多名老师获得多项荣誉。

党委书记袁广利被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命名为“焦作市2021年度名校长”,薛斐、殷仲冬、黄巧等5名教师被命名为“焦作市年度名师”,王宁、姬生姣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均获得一等奖。近几年来,该校共有80余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得大奖。

师者之风,山高水长。

学子之范,教学相长。

近年来,学校升入焦作一中等省级示范性高中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张思远、张钦同学跻身西交大少年班,詹望之、闵梓轩、刘天毅、王嘉欣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步入清华大学名校殿堂。

“在教学中关注青少年心理状态,实验中学的老师因材施教,教育有方,孩子们学习的后劲比较大,为赢在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一名学生家长说。

在实验中学,这样温暖的一幕,时常上演——

学生已毕业多年,因有他们心爱的教师在,他们也喜欢“常回家看看”。有的老师,尽管学生已毕业多年,还会和部分毕业生“一期一会”,关注着他们是否健康成长,心甘情愿成为倾听他们心声的“树洞”,给予他们成长之路上的关怀和力量。

有学生说,实验中学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原乡”。

— 温暖互动 —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师生相携受益终身

2025年中招考试前,该校党委书记袁广利随机走进几个毕业班,和孩子们共度端午节。

他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许下“金榜高‘粽’”的美好寓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三把“金钥匙”——错题复盘法、时间切片术、情景模拟战。

见证过6届学子从这里启航的袁广利告诉孩子们,中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既是压力更是勋章。最后的冲刺不是与他人的较量,而是与自己的对话。

孩子们的掌声,是对学校教育思路的认可。

这样温暖互动的一幕,在这所全国文明校园里,几乎可以说是常态。

孩子们在异彩纷呈的互动中与自己对话,让自己成长。

今年5月,市实验中学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翩然而至。声乐、舞蹈专场上,实验学子纯净的嗓音、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震撼全场。选手们时而深情款款,时而自信昂扬,每一首歌,每一支舞都闪耀着市实验中学学子的光芒,它不仅是才华展示的舞台,更像一颗美育的种子,让学生终身受益。

去年4月23日,由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主办,焦作市教育局和焦作市实验中学承办的“共建书香焦作 共享现代文明”——焦作市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活动暨第三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焦作市实验中学报告厅举行。

同年5月,焦作市中小学美育浸润计划在焦作市实验中学进行。学校教师读书会“阅微书社”的成员参加了“书香焦作全民阅读”暨“宝水润怀川”乔叶读者见面会,近距离与名家对话,采撷书香,让更多的学生亲近名著,亲近阅读。

在“奔跑吧·少年”2024年河南省青少年U13比赛中,该校学生代表焦作市参赛,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球技和默契的团队配合,最终摘得男女篮双项桂冠。

市实验中学坚持的“五育”并举,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多彩赛道上,奔跑出属于该校独有的飒爽英姿。

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男子舞蹈、信息奥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在河南省初中信息奥赛中,该校信息奥赛社团学生屡次获奖,获奖总人数居全省初中学校第一名;校女子足球队获得2021河南省校园足球“省长杯”比赛一等奖;学校荣获2023年艺术工作先进学校;九年级17班吴佑琳在少年(U18)田径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五名的优异成绩;9年级18班李桐源参加2024河南省诗词大赛,所在团队荣获一等奖,个人荣获二等奖。

文化润心,德育养人。

文明校园的文化建设,不只是活动的丰富多彩,更在于文化所传递的价值共识。文明基因的沉淀,正在为实验中学的未来,蓄积精神力量。

— 仰望星空 —

文明如水润泽校园 春风化雨助力成长

文明创建,我们脚踏实地。

面向未来,我们仰望星空。

在实验中学,良好的校园文化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浸润心田。

校园广播站天天都有新内容,板报、橱窗日日都有更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环保等主题教育常伴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定期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史果,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高闰青,河南理工大学教授钱洪伟、史德新、邱莎莎,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琴等专家到学校作报告,助力同学们以更宽阔的视野、更自信的状态迎接学习和生活。

润物无声,风尚自成。

全国文明校园的育人之力,不仅在课堂、在活动,也在无声的空间与细节之中。实验中学的校园,已经不仅仅是求知问学之地,更是审美与精神共同成长的所在。

2025年中招考试结束之后,校园里只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漫长的暑假。

即便假期将至,校园内依然是一番蓬勃向上的景象,学生们与晨光相伴的琅琅读书声,格外醉人,高大的白杨树已有七十多年历史,挺拔高洁,为校园增添了绿意和古朴的气息,绿树掩映间,文明如水,悄然在校园里流淌。

学校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将全面优化校园环境,着力提升绿化景观,规范校内车辆管理,营造更加安全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继续精心打造一流的教学设施,如3D打印创新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探索室、地理环境模拟室、党员学习交流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以及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与安静的阅览室等,让全国文明校园更有“文明范儿”,让一个既富有人文关怀又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场所。

校园,因文明更加美丽和谐。

文明,让校园更具精神气质。

“团结、务实、创新、奋进”的焦作市实验中学,文明如水静静流淌,校园桃李正芬芳。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吉亚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