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1日
强基铸魂立潮头 融合赋能谱新篇
——解锁我市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密码”
2025年第4期“市直机关讲堂”特邀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周海涛,为与会人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市直机关举办党务干部党性修养提升研修班。图为在红旗渠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
本报记者 段美如 摄
2025年市直机关“理韵机关·‘焦’聚新声”党的创新理论优秀宣讲作品展示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市直机关夜校书法班的学员在练习。
本报记者 段美如 摄
焦作技师学院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山阳区定和街道万方桥社区开展“双报到·靓党徽·解民忧”志愿服务活动。图为志愿者在为社区居民进行爱心义剪。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段美如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与“魂”。今年以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政治自觉,在铸魂中强担当、在强基中提质效、在融合中促发展、在创新中树品牌,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政治引领立根铸魂
校准机关党建“航向标”
政治建设是机关党建的“生命线”。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员干部将“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让政治机关属性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高位统筹把方向。我市将机关党建纳入全局战略布局,高位统筹,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出台实施意见进行顶层设计与部署。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严格对标市委要求,常态化举办党的政治建设研修班,并建立思想动态分析机制,结合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等举措,推动“政治机关”理念入脑入心。“政治建设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学习研讨、每一项决策部署中。”工委机关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马雯洁的感悟,道出了我市党员干部的共同认知。
深学细悟强思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决扛牢学习教育政治责任,构建“关键少数领学、绝大多数跟学、重要群体促学”的全链条学习体系,指导86家县级单位领导班子举办读书班1100人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高质量研讨260余场次,列席旁听11家;邀请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李泽华同志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贯彻专题辅导;推动674个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集中学习交流2600余次;针对2300余名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通过青年研习组、微讲堂、警示教育会等形式,深化理论武装与纪律教育。工委为基层党组织配发《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1000册,实现学习资料全覆盖,让理论学习从“关键少数”延伸到“神经末梢”。
以学促干践初心。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学习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开展“两高四着力 机关走在前”“双报到·靓党徽·解民忧”“砥砺初心使命、建功现代化焦作”迎七一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助力发展中锤炼党性。“上次安装的监控效果很好,大家的安全感提升了。”“多放几个垃圾桶后,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少了,环境也变好了。”山阳区太行街道华盛社区居民的话语,成为最生动的“学习成果证书”。
责任压实强基固本
锻造基层组织“铁堡垒”
“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组织就会‘软’下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牵住责任制“牛鼻子”,以制度创新推动机关党建从“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明责履责抓关键。印发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清单,持续推动党组(党委)书记兼任机关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建立健全专职党务干部管理评价、换届提醒、党费“一审两查”、基础制度抽查调阅等10余项机制,让党建责任“可量化、可考核”;以“给党组(党委)书记一封信”的创新方式推动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三级四岗”责任全面履行。“现在党建工作有了‘硬指标’,书记们抓党建的劲头更足了。”市人社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婧旖坦言。
提质增效强队伍。实施“百千万”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组织市直机关百名专(兼)职党务干部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党性修养提升研修,实地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千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集中授课、知识测试实现履职能力轮训全覆盖,切实让党建工作“实起来”;万名党员依托“云课堂”“线下专题培训”完成学习任务,覆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专题。2025年上半年,86家到届基层党组织全部按期完成换届,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述职评议动真格。召开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市委政法委、市科协等6家单位现场述职,市委领导逐一点评,其他单位书面述职并提交整改清单。“述职不是‘走过场’,而是‘晒成绩、找差距、领任务’,让书记们真正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委书记邓耀河表示。
融合互促赋能增效
激活服务大局“源动力”
“党建的生命力在融合,价值在服务。”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融互促,让党建引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下沉社区解民忧。以“双报到·靓党徽·解民忧”活动为抓手,以“美好城市当先锋,我为群众办件事”为主题,组织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通过专题调研、志愿服务、民生实事办理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截至6月底,累计排查问题455个,解决253个,开展活动768次,“党员红”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居民王小霞感慨:“党员常来,问题常解,现在小区花常开、路平整,我们遛弯儿都更舒心。”
一线攻坚促发展。围绕全市“三十工程”项目建设,创新“临时支部+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在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19个、设置党员先锋岗76个,引导项目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成为“党建+项目”融合的生动注脚。市交通运输局项目负责人李英豪介绍:“临时党支部就是‘攻坚指挥部’,党员先锋岗就是‘战斗堡垒’,项目推进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
人文关怀暖人心。市直机关夜校春季班开设太极拳、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剪辑、声乐、朗诵、书法等特色课程,2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学习;暑期爱心托管班为90余名职工子女提供服务,解决“带娃难”;“数说高考”讲座为190名家长解疑释惑,助力职工子女志愿填报;三八妇女节主题座谈会、艺术插花、健步走等活动,让机关“有温度、有活力”。
创新驱动破题出彩
打造机关党建“金名片”
创新是机关党建的活力源泉。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以“品牌化”思维推动机关党建破题升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焦作经验”,让党建品牌亮起来、活起来。
“市直机关讲堂”树标杆。紧扣“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方向,市直机关大讲堂先后讲授DeepSeek、“两高四着力”等前沿内容,覆盖党员干部万余人次,成为理论武装的加油站、能力提升的助推器。“大讲堂不仅讲理论,更讲实操,让我们打开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一位参与学习的干部表示。
“书记项目”破难题。指导市直机关党组织找准切入口,自拟确定机关党建“书记项目”,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扛牢机关党建责任,以“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市直机关80家党组织申报96个机关党建“书记项目”。“‘书记项目’不是花架子,而是破解‘两张皮’问题的金钥匙。”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
“清廉机关”扬清风。印发《市直机关纪检工作要点》,编发两期纪检监察业务电子期刊,提升纪检干部监督执纪能力;认真筹备组织市直机关“廉洁从家出发”暨勤廉家风事迹分享活动,以优良家风涵养务实作风;借助媒体采风宣传“清廉机关”建设成效,让清正廉洁成为机关鲜明底色。
“三向发力”提质效。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以“云平台”引领扩音,运营公众号75期163篇、视频号16期,筑牢线上阵地;“精宣讲”铸品牌聚魂,打造“理韵机关·‘焦’聚新声”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品牌;“活载体”促融合增能,举办“三十工程”主题征文评选、推进“与书相约·悦读人生”阅读活动、组织党建品牌展示,持续擦亮机关党建“金名片”。
奋楫扬帆谋新篇,笃行不怠启新程。从政治铸魂到责任强基,从融合赋能到创新出彩,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以实干作答、用创新破题,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党建答卷”。同时,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持续深化“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担当,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续写更加绚丽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