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9日

打造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心动怀川”

云台山红石峡景区将山水秘境与潮玩体验融于一身,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本报记者 贾 蓝 摄

本报记者 杨景鹏

在焦作,文旅融合藏着多少惊喜和心动?

到陈家沟,晨起跟着大师学拳、晚上欣赏大型夜游项目《今夜·东沟》,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太极文化IP“活化”魅力;打卡恩州驿古街,看青春身影在烟火长巷舞动、文艺展览与古街景致交融,艺术赋能让古街绽放青春光彩;在云台山景区,“一景激活百业”效应持续放大,“传统文化+沉浸体验”打造的新场景让游客“近悦远来”“常来常新”……

在刚刚落幕的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焦作文旅出圈出彩——云台山景区以《守正创新 多元融合》为题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作为全省五个签约项目之一,我市天河文商旅综合体项目顺利签约;“养生太极”之旅以及焦作多个非遗、美食、乡村等入选老家河南精品旅游线路;10余个国家40多位境外旅行商来焦作踩线,点赞大美云台、大美焦作!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要指示要求和全省文旅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全力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建设新局面。

科学谋划 务实举措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让“诗和远方”牵手而行,推动文旅融合加速势成,以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焦作锚定目标、全面擘画、生动实践——

市委、市政府高站位谋划,去年8月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焦作市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纲领性文件,擘画了“一核引领、两极支撑、三带协同”的文旅新格局。

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引擎”和“硬支撑”,焦作文旅大动作不断。47个文旅项目加速推进,2024年以来完成投资超60亿元。万都大酒店、李商隐纪念馆、平东里文商旅街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怀府恐龙园、太极·蜜雪文旅示范区等新业态崭露头角。2025年,全市文旅文创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怀府恐龙园“水上世界”、陈家沟“今夜·东沟”沉浸式夜游项目投入运营,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项目二期、太极·蜜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博爱记忆·文化创意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以政策为依托,释放消费潜能。从出台《焦作市2025年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到商务、体育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八项促消费措施;从“一票游焦作”景区门票联动到“一票游三日”创新举措……今年年初以来,焦作文旅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出一系列促消费举措、特色文旅活动和惠游政策,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消费体验,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繁荣。

我市对赴焦旅游专列、包机、大巴车队、自驾游团队、境外团队等给予奖励,1至6月份接待旅游包机、专列84趟次,境外游客2.04万人次;八项促消费措施包括强力引客入焦、丰富文娱演艺、增进体旅融合等方面,进一步繁荣活跃文旅市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4588.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1%和5.65%,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活力无限。

业态融合 共享共赢

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上新”不断、“热度”不减,在焦作,文旅有N种打卡方式。

坚持以活动为引领,持续做好全域引流、文旅促消费文章。我市围绕假日节点,精心组织开展“春满中原·焦作过年”“太行踏青·春游焦作”“畅游五一·相约焦作”“龙腾怀川·‘粽’情焦作”文旅促消费活动,依托云台山、神农山等重点景区,创新举办特色活动,拉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五一假日期间,全市优化升级了城市游、山水游、太极游、乡村游、研学游、美食游六大类消费场景,让游客全方位体验焦作文旅魅力;端午假期,我市以中心城区特色场景为引擎,辐射构建“烟火可触、文化可品”的全域消费场景,拉动全域文旅市场亮点频现、持续火爆。近日我市启动暑期文旅市场消费季,通过多元促消费举措吸引广大游客来焦作游山水、练太极、逛市集、品美食,感受怀川文化,尽享夏日精彩。

围绕季节风光、民俗文化、焦作特色等,我市持续强化业态创新。今年年初以来,周窑十八坊成功创建全国甲级民宿。云台山“云台明月焰”、太行盆景园“又见·花火之夜”、陈家沟“今夜东沟”等沉浸式夜游场景有效集聚人气,激活夜经济。焦作影视城、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云台山景区入选“河南省文旅微短剧百家取景地”。修武县精品民宿入选全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全省唯一;博爱县西张赶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我市精选并发布25处焦作市微短剧取景地,推动更多文旅场景“借剧出圈”。

串珠成链 联动发展

构建文旅产业新生态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高四着力”的重要指示,对照市委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我市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持续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构建全域、全时、全龄的文旅产业新生态。

串珠成链,促进文旅融合联动发展。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县文旅融合联动发展工作专题会,研究通过《焦作市旅游串珠成链专项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串珠成链”三年行动,聚焦化点成珠,坚持做强城市旅游,升级云台山、太极拳两大核心IP,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和业态培育工程,有效激活全域消费触点。加快研究制订《焦作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完善文旅项目市级层面联审机制,积极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文旅产业支撑。深入落实好《焦作市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举措》,抢抓重点节点,持续推动文旅消费上档升级。

“龙头”引领,培优做强文旅市场主体。支持市文旅投资集团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推动其成为带动全市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支持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陈家沟等骨干文旅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讲好故事,做好优质文化资源转化。深入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深挖我市“七大文化标识”,把“焦作故事”讲出品位、讲出特色、讲成经典,让每一处景观都有故事,每一个业态都有特色,吸引更多游客来领略怀川大地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我市将扎实推进国家级太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精心实施“非遗点亮计划”重点项目,高标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传承体验中心。积极培育发展非遗工坊、非遗生产性示范性基地,构建“点线面”结合的非遗保护创新体系。扎实做好万里茶道太行陉、沁河广利渠申遗工作。以数字化为驱动引擎,深入实施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展示利用工程,加速与AI、VR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全方位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激活文旅深度融合新动能。

文旅融合、双向奔赴,怀川大地正在书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