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4日
凝心聚力 乘势而上 锐意进取 奋勇争先
——“三十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谈体会、谋发展
详见今日本报A03版
“三十工程”提速 交通惠民兴城
——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原红波
本报记者 詹长松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紧扣‘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持‘四个聚焦’,推进‘三十工程’,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划定了重点。”昨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原红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原红波表示,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项目为王,以省“13445”工程和市委、市政府“三十工程”为抓手,推动全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速提质提效,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聚焦项目通车目标,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强化“三十工程”推进机制,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办,市、县、乡三级政府协同发力,进驻施工现场驻点帮扶,建立微信工作群,线上线下“零距离”护航高速公路建设,实时沟通协调现场阻工问题;与项目公司协同发力,帮助沿黄高速协调解决近300万立方米土源缺口问题,确保沿黄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
聚焦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征迁工作。紧盯新开工的沿太行高速焦作段项目,协调沿线政府积极推进项目沿线房屋征迁、土地清表,尽快完成土地交付和手续办理,安排专人负责“三杆”迁改,积极与电力、通信等产权单位沟通对接,聘请第三方评审单位严把迁改方案和预算评审关,确保“三杆”迁改质效,为下一步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计划推进项目,全力推进手续办理。重点紧盯今年拟开工焦唐高速温巩段和沿太行高速三条连接线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负责各项手续办理,加强与省相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快推进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土地预审等相关手续批复,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完善机制 强化保障 提质提效
——访市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仲春
本报记者 杨丽娜 韩静淼
“市委书记李亦博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主题突出、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当前乃至‘十五五’期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市投资集团将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三十工程’项目建设,为焦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昨日,市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仲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市投资集团将锚定“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紧扣市委全会坚持“四个聚焦”,持续推进“三十工程”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发展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紧盯目标任务,奋力实干争先,以提速、提质、提效的“三提”攻坚态势,全力推进影视路、再生水等项目建设。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要素保障。落实集团班子成员联系分包项目和融资工作机制,强化全流程周期管理和全方位要素保障,把资金保障和市场化运营作为重点,集中人员和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融资工作要在多渠道、多手段、多品种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在紧盯首批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资金的同时,申请用好第二批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全力做好市场化融资工作,加快推进科创债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的发行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和要素保障。同时,再生水、多式联运、城乡一体化供水3个项目将紧盯市场、强化运营、突出招商,切实提升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双协调、双促进。
完善工作机制,助推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任务台账制、问题销号制和定期通报制,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倒排工期、明确节点,不等不靠、全力解决,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再生水项目普济路、影视路管网延伸工程和清洁能源示范站工程8月底前完成招标,年底前完成管网敷设8公里和清洁能源示范站建设。多式联运项目7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封顶,年底前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完工投运。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年底前完成中站区8个村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及20个小区庭院管网改造工程。
锚定目标 打造标杆 决战决胜
——访市国资集团董事长刘志胜
本报记者 杨丽娜 韩静淼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资集团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全力打响“三十工程”建设大会战,四大重点项目你追我赶,跑出了建设加速度。截至目前,这些项目进展如何?如何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数智中心‘拔节生长’,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显现雏形,生物医药产业园即将营运,牧野路全面贯通。”市国资集团董事长刘志胜简明扼要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
具体而言,数智中心南楼已建好四层、北楼已建好三层,创新“绿色债+境外债”融资组合,保障资金三季度到位。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首批9栋仓库即将验收,第二批加速封顶,获得国家“一级绿色仓库”认证;普洛斯团队驻场优化智慧运营设计方案,目前已有3家企业明确入驻意向。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将于8月验收,二期配套同步施工;创新实施整租模式,3家企业即将入驻,实现“交钥匙即运营”。
项目建设不易,融资、招商、移交也都是难关。面对这些挑战,市国资集团巧破难题,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
在融资方面,构建“政策债优先、市场化跟进”的立体融资网络;数智中心绿色债发行已经倒排节点,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银团授信额度超额达成,力求以低成本资金保障高效率建设。
在招商方面,强化“建运一体”思维,数智中心正围绕业态和运营开展新一轮考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保招商工作精准高效;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全力打造零碳智慧园区,以资质认证提升竞争力;生物医药产业园锁定药食同源赛道,整租招商提速。
下半年,市国资集团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数智中心8月份实现主体封顶、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首批9栋仓库三季度投运、生物医药产业园竣工即交付;加快数智中心业态规划与前置招商步伐,推动物流枢纽基地智慧系统上线及租金机制落地;全力排除牧野路土地确权与资金结算障碍,力争三季度完成移交。
“市国资集团将认真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锚定目标,决战决胜,全力冲刺年度任务,将‘三十工程’打造成焦作产业转型的标杆工程、阳光工程。”刘志胜表示。
专班推进 节点倒排 要素护航
——访中站区副区长王晨亮
本报记者 杨丽娜 韩静淼
今年,中站区承担全市“三十工程”工业项目3个。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中站区如何以“三十工程”为突破口,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
“目前,宁福巨湾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已全线投产达效,风神轮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钪钒材料产业园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完成,正在加快建设。”昨日,中站区副区长王晨亮接受采访时说,“中站区将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为契机,以‘三十工程’为牵引,持续实施‘1346’发展战略,做实‘311’重点工作,特别是用专班攻坚之‘实’、节点推进之‘速’、要素保障之‘准’,加快推进‘三十工程’建设,以重大项目育产业、扩投资、稳增长,奋力打造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坚持专班化运作。建强“1+N”组织架构,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一台账”包保推进制度,指挥部整体抓,分包领导统筹抓,有关责任单位具体抓,注重政策集成、要素集合、服务集中,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体系。
坚持节点化调度。将年度任务细化到月、具体到周,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台账、清单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周专题调度、现场办公,确保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坚持科学化配置。有效衔接项目需求,科学整合要素资源,重点向“三十工程”项目倾斜。积极开展“三争”工作,精准对接特别国债、设备更新等国家政策,全力保障项目资金。加快实施经开区工业供水、供热扩能、综合管廊建设等项目,提升要素供给能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坚持精准化服务。主动靠前、上门服务,动态收集企业诉求,紧盯问题事不过夜,紧盯进度大干快上,将项目建设投资、进度等纳入“1+10+N”过程监管机制,及时打通堵点难点,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坚持市场化融合。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的同时,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跑销路,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尽快形成虹吸效应、链条效应、集聚效应,为焦作市“3+13+N”重点产业链群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全力以赴推进山阳路项目建设
——访河南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焦作山阳路项目公司经理赵钢山
本报记者 朱晓琳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开展美好城市建设和美好生活提质行动。山阳路建设项目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为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作贡献。”昨日,河南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焦作山阳路项目公司经理赵钢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山阳路(南海路—黄河大道)建设项目是我市“三十工程”中的“十大民生”项目之一,路线全长1606米,宽56米,双向六车道。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新老城区,对有效解决大沙河两岸群众便捷出行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建立“市领导包干+工作专班指导+区指挥部协调”三级联动机制,采用“一事一议”、专项调度及现场办公等举措,高效破解征迁、资金等难题,圆满完成了2025年上半年建设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年度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组织各参建单位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力求早日竣工通车。”赵钢山说。
下半年,该项目将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构建问题“发现—研判—处置”闭环体系,严把质量、安全、投资三大关口,为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专业技术支持。创新实施“三倒机制”(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制订“一标一策”进度方案,强化全过程督导。聚焦大沙河桥关键工程,优化施工组织,统筹资源配置,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桥墩施工。坚持“安全为基、质量为本”,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制度,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联合参建单位组建30人青年突击队,推行“党建+项目”模式,实施挂图作战、节点攻坚,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项目建设实效,确保项目建设优质高效。
务实重干推进市十一中迁建项目
——访焦作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毛燕玮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市城发集团作为市十一中迁建项目的代建单位,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昨日,焦作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毛燕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我市“三十工程”中十大民生项目的重点工程,市十一中迁建项目承载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重要使命。项目规划办学规模为30轨90班,可容纳在校生4500人,规划用地面积13.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37万平方米,涵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师生宿舍等配套设施。
当前,项目建设已进入攻坚突破的关键阶段。毛燕玮介绍,三栋教学楼及其他七栋单体建筑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有序推进砌体工程;剩余三栋单体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我们始终锚定‘提质、提速、提效’目标,科学调度施工力量,最大限度压缩建设周期。”
谈及下一步工作,毛燕玮表示,市城发集团将加快建设进度,9月底前确保三栋教学楼及七栋单体建筑完成砌体施工,推动剩余三栋单体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为2026年6月全面完工、9月顺利搬迁奠定坚实基础。
“民生工程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全过程管理。”毛燕玮说。该集团将严守工程质量生命线,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施工安全零事故;紧盯廉洁建设底线,推行阳光化管理,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任务,让市十一中迁建项目成为展示焦作教育发展成果的新地标、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毛燕玮说。
“三十工程”谋突破 城市功能再升级
—-访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李中杰
本报记者 张 璐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聚焦‘三十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抢工期、抓进度、求实效,在道路桥梁建设、再生水利用、排水防涝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昨日,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李中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中杰说,山阳路(南海路—黄河大道)工程作为区域交通升级的关键项目,按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全长1606米、宽56米,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目前,桥梁工程已完成桥墩桩基112根、桥台桩基8根,15个桥墩承台及14个花瓶墩混凝土浇筑全部完工;地下管网方面,大沙河南段雨水管道敷设960米、污水管道敷设780米,23眼雨水检查井与15眼污水检查井施工完毕,同步完成雨污水管道土方回填9000立方米,为后续路面施工与配套设施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4年7月我市入选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以来,再生水利用项目的推进备受关注。李中杰表示,我市先后制订《焦作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监管依据。今年以来,由市投资集团负责实施的城区再生水项目已完成管网敷设4公里,安装取水口4个,普济路管网延伸工程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
面对极端天气挑战,提升排水防涝能力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据李中杰介绍,全市聚焦17个在建排水防涝项目,创新建立“市统筹、县落实、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截至目前,17个项目总投资7.2亿元,已争取上级资金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2亿元,新建改造排水管网及沟渠79.6公里,完成河道清淤10公里,清运垃圾1.9万立方米,城市排涝通道进一步畅通,城市防汛“安全网”进一步牢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全面提升。
打造郑州都市圈新能源汽车配套园区
——访武陟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项目服务专员、武陟经开区财税审计局局长谢姣姣
本报记者 董柏生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持续关注‘三十工程’、培育壮大‘3+13+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我市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点,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项目正加速建设,一期3个核心子项目及配套道路工程进展顺利,特种铝电磁线生产线7月可望投入试生产。”7月12日下午,武陟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项目服务专员、武陟经开区财税审计局局长谢姣姣告诉记者。
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紧密围绕省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战略布局,目标是成为郑州都市圈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专业园区,为焦作市“3+13+N”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这个项目聚焦新能源场景化定制车、汽车安全防护部件、车用特种电磁线、专用超薄膜等核心零部件生产,致力于构建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可带动上千人就业。”谢姣姣说。
项目确定后,武陟县优化服务环境,在全市率先推行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制,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快速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同时,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已成功为蓝普、玛恩、威百特三家企业协调融资共计2172万元。
“到目前为止,蓝普特种电磁线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玛恩汽车防护安全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完成,研发办公楼主体已施工至四层。威百特专用车生产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配套道路工程已全部完成,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谢姣姣说。
谢姣姣表示,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召开后,武陟经开区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再梳理、再部署。接下来,将以更大力度、更优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确保蓝普、玛恩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力争威百特项目10月底前完成基础施工;园区配套道路确保7月底前建成投用。同时,武陟经开区将持续深化市场化招商,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发力,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武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