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4日
租号2小时被封十年 损失谁赔偿
本报记者 王 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游戏发展迅猛,不少游戏玩家会把自己有价值的游戏账号租出去赚点收益,可要是因为承租人的个人原因,让账号被封了,这损失该谁来偿?近日,温县法院赵堡法庭就调解了这么一起案件,一起来看。
【基本案情】
今年2月,魏某花费18700元从某社交平台用户处购得热门射击类游戏账号,成为该账号的合法所有者。5月,张某通过社交平台与魏某达成协议,租用该游戏账号2小时,双方约定租金为12.5元/小时,张某通过指定社交软件扫码登录账号。
然而,张某在租赁期间因“监测到第三方软件加载”,导致魏某的游戏账号被运营方封禁3650天。账号被封后,魏某无法正常登录使用,其价值18700元的虚拟财产权益受损。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魏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调解经过】
案件受理后,该院法官刘洋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争议标的明确,且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遂积极组织调解工作。刘洋首先向双方当事人核实了案件细节,包括账号购买价格、租赁约定、封禁原因及时间等关键信息,确保对案情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在调解过程中,刘洋向张某释明其在租赁期间因不当使用行为导致账号被封,侵害了原告的虚拟财产权益,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也向魏某说明虚拟财产价值认定及赔偿方式的相关法律考量。经过法官的耐心沟通和法律释明,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自愿签订调解协议:张某每月向原告偿还1870元,直至2026年3月20日前将18700元赔偿款全部偿还完毕。
【法官说法】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虚拟财产日益成为公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案中,魏某通过合法方式取得游戏账号,对该账号享有的虚拟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张某在租赁使用账号期间,因自身行为导致账号被封禁,侵害了魏某的财产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既考虑了魏某的财产损失,也兼顾了张某的履行能力,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
在此提醒,虚拟财产交易及租赁过程中,双方应明确权利义务,妥善保管和使用相关账号及物品,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纠纷。一旦发生争议,应通过合法途径理性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网络用户应遵守平台规则和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