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5日

幸福烟火气里的“创新密码”

——看马村区白庄村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冯新瑞

马村区马村街道白庄村位于该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8000余人,是典型的人口多、需求多元的城中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样的村庄因治理难度大,往往存在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脏乱、公共服务滞后、矛盾纠纷频发等问题。

然而,如今走近白庄村,眼前景象令人耳目一新: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幅幅墙绘标语传递文明新风;休闲广场上老人悠然健身,孩童嬉笑追逐,邻里间笑容满面;智慧平台24小时守护村庄安宁,各类便民服务更是贴心周到。

从环境的焕然一新到人心的紧紧凝聚,白庄村用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图景,生动诉说着基层治理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白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字号”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正是村庄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

白庄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三雁工程”激活组织动能、“1154”微网格治理推动服务下沉、数字平台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切实激活治理效能,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强根基

激发治理“向心力”

“放暑假了,小区滑梯等游乐设施需要再加强安全检查。”“小区一些楼前花砖有损坏,需要全面排查维修。”

7月8日傍晚,夏日蝉鸣中,白庄村翠苑小区北区广场,几名村民围坐一圈,正讨论着小区治理的“关键小事”。

这些关乎民生的建议被一一记录,即将在几天后的干群连心会上摆上案头。村民们说:“村民代表在会上把建议提出来,村委会全力解决,下个月还会通报整治结果……”

在白庄村,党组织就是群众最信赖的“主心骨”。

“我们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发展核心,以‘头雁领航’‘雁阵赋能’‘干群连心’三大法宝激活党组织活力。”白庄村党委书记卢国强话语坚定,道出发展思路。

强化“头雁领航”,白庄村针对村“两委”干部制定了每天早例会、每周集中学习、周末村干部轮流值班等五项制度。村委会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精心挑选实用、适用课程,引导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并定期交流,切实提升大家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雁阵赋能”,则聚焦激发全体党员内生动力。

今年4月,有村民反映翠苑小区南区部分树木枯枝存在安全隐患,村委会迅速安排人员修剪,小区多名党员主动来到现场,维持施工秩序,帮忙清理现场。

今年5月,有村民反映东湖小区北口一处空地,有人为种菜搭了烂布、烂网,非常不美观。村委会准备清理时,又有党员主动服务,和搭网的村民沟通协调、参与拆除,并积极建言绿化方案。

这些生动实践,正是白庄村“头雁领航”“雁阵赋能”的真实写照。

为激发党员积极性,白庄村推行党员积分管理,通过“小组日常记分、支部月度通报、党委定期表彰、年度适当奖励”的激励措施,让每一位党员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推动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氛围愈发浓厚,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干群连心”,则搭建起党群沟通的坚实桥梁。

每月雷打不动的干群连心会,通过财务公开、工作评议、诉求解决的闭环管理,实现问题100%办结。这项制度不仅让党员干部凝聚成强大合力,更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的温暖。

网格治理精细化

织密服务“一张网”

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社区网格化管理已成为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路径。

走进白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幅标注着住户信息的“民情图”特别显眼。不同颜色标注出不同住户类型,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即使对村情不熟悉的人,也能轻松找对户、找对人。

“用‘微网格’托起‘大民生’,白庄村严格落实马村街道构建的‘1154’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向最小单元延伸。我们将整村划为5个大网格、98个微网格,形成‘村—街区—微网格’三级治理架构。”卢国强道出发展思路。

在白庄村,可看到每栋居民楼前都悬挂着网格员信息公示牌,“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八个字赫然在目,将服务承诺深深扎根在居民视线里。

“我想夸夸咱的网格员卢三宝,实心实意服务村民……”提起网格服务,村民李女士特别激动。

李女士身体不好,有一个孩子还是残疾,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今年1月的一天,微网格员卢三宝到李女士家走访,发现其房顶有漏水情况。卢三宝详细查看情况,之后自掏腰包买了修补材料,帮忙彻底维修了屋顶。

微网格员卢延忠自费捐赠彩漆美化广场,义务改造旧轮胎花盆,打造广场“靓丽一角”;微网格员程娟顾不上自家事,连续多次登门耐心调解,让产生矛盾的邻居握手言和。

这些网格内的暖心故事,正织就着白庄村的治理经纬。

卢国强介绍,微网格员承担“传声音、吹哨子、早预警、强服务、做表率”五大职责,通过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日常安全排查,入户帮助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调解矛盾纠纷等方式,有效消除各类隐患,促进和谐稳定。

同时,村里还建立例会制、身份公开制、积分兑换制、评选奖励制等“四制度”,激发微网格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政治有荣誉、经济得实惠”。

精细的网格管理既传递着民生温度,又凝聚起共治力量,让白庄村的“精气神”持续升腾——

如今,一大批村民自发加入村里的治安巡逻队、蓝天护卫队等。一个个志愿团体活跃在政策宣传与民生服务一线,曾经的“治理对象”变身“治理力量”,在党建引领的网格体系中,共同书写着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

数字赋能提效能

跑出智慧“加速度”

科技创新为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引擎”,大数据则化作解码民生需求的“智能钥匙”。在白庄村,数字赋能的便利已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村民生活——

7月6日傍晚,村民李先生发现自家厕所一个角落有渗水,查看后怀疑是楼上下水管道破裂。楼上居民一时联系不上,自己也不会维修,怎么办?

在白庄村,每栋居民楼的单元口都张贴了“白庄优居码”二维码。李先生拿出手机扫码,直接进入一个“马上办”服务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将问题反馈到村里的数据平台。随即,村委会和物业公司回访联系,详细核实情况,一方面查找到楼上居民的其他联系方式,一方面安排专业人员上门维修。最终,李先生足不出户,家中的漏水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村民简单扫码,即可反馈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问题,村委会“秒级响应”,实现“码”上反映、马上解决。

在各楼栋单元门口,还有一块滚动的电子显示屏。这是村里设置的“便民视窗”,可实时发布政策通知、便民信息等,让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升、群众知晓率显著提高。

“优居码”“便民视窗”只是白庄村以党建赋能推动网格化服务升级,促进大数据平台落地生根,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温暖的一个缩影。

今年,马村街道联合电信公司,已在白庄村翠苑小区北区开展试点,打造马村街道智慧社区综合治理平台。

“智慧平台”搭载AI能力,对小区内监控视频资料、各类信息等进行统一纳管,结合治理需要,加载车辆占道、火情识别、垃圾治理等6种AI功能。

前段时间,小区两处绿化带附近出现火情。“智慧平台”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及时将报警信息推送给指定微网格员和管理员。同时,“智慧平台”通过分析,还预警出类似的易燃点位。

经核查,这些点位均是保洁人员未及时进行清理,留下堆积的可燃物。村委会工作人员马上对保洁人员进行提醒和培训,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智慧平台”对网格内的人、事、物、情等信息统一进行智能分拨处理,也可对网格工作进行高效助力,有效减少对群众的重复性打扰,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白庄村以党建引领为笔、网格治理为墨、数字赋能为纸,书写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精彩答卷。未来,白庄村将继续深耕基层治理创新,让幸福的底色愈发鲜亮,为更多村庄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治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