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6日
解放区“三位一体”推进产改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解放区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强统筹、重落实、谋突破“三位一体”为抓手,推进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注重协同强统筹,党建引领凝聚产改工作合力。解放区高度重视产改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助产改”的原则,成立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党组织全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产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制定《解放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和统筹推进,根据每家试点单位产改措施确定相对应产改涉及部门及工会包保联系,指导试点单位产改方案的制订和措施的落实,处理协调产改试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在非公企业中,依托党员活动室建立职工之家,做到阵地共享、队伍同建、活动共融,增加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比例,让优秀的产业工人充实到党组织中,充分发挥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试点推进重落实,因企制宜打造产改工作品牌。根据辖区企业实际情况,该区确定“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全区共确定6个试点单位,其中产业园区1个、非公企业5家。为找准试点单位产改措施的切入点,该区成立3个工作组深入试点单位,围绕素质提升、地位提高、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做到一企一清单、一问题一对策,将所有产改工作清单化、任务化、项目化。通过不断细化产改试点企业工作内容,结合企业实际培育产改品牌,健全产改长效机制,在产教融合、数字融合、人才培养、产学研创等方面探索出高质量发展路径。
矢志创新谋突破,积极探索保障产改工作实效。该区通过政策引领和宣传发动,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企业梳理政策、掌握政策、用活政策,高效享受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努力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同时,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仔细询问企业关于惠企政策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反馈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效新动能,支持企业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平台,鼓励劳模工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五小”创新活动。目前,该区创建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5个,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诊断企业17家,开展创新项目200余项、取得创新成果82项,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同时,围绕重点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每年开展各类比武30余场次,同步推动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不断扩大竞赛的覆盖领域和职工群体。在此基础上,该区还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技能人才7411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663人,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实现新增就业4813人;引进紧缺人才223人,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