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7日
市城市客运行业妇联:“娘家人”暖“新”又暖心
市城市客运行业妇联设立的读书角里,女司机们正享受书香时光。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本报讯(记者焦娇)市城市客运行业妇联自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按照全国妇联《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立足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为200余名女司机提供权益保障、健康守护、职业发展、精神关怀等全方位服务,让流动的车厢成为传递温暖的“移动娘家”。
维权保障筑后盾,做权益守护的“定盘星”。“作为女司机最坚实的维权后盾,保障大家职业尊严与合法收入是我们‘娘家人’的首要责任。”市城市客运行业妇联主席王小玉说,我们设立维权热线与法律服务站,与市知名专业律师团队签订合作协议,为女司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合同纠纷调解、劳动权益维护等服务,当遭遇无理克扣、恶意投诉或不公正处罚时,妇联第一时间介入,为她们撑腰发声,坚决捍卫其正当权益;设立女司机纠纷调解平台,建立高效纠纷调解机制,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沟通化解,避免女司机单方面承受压力与损失;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进车厢”活动,发放维权手册、举办专题讲座,重点普及《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网约车平台规则,增强女司机依法维权意识与能力。
健康关爱送温暖,做身心健康的“守护者”。聚焦女司机多元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和爱心体检机构,每年为在岗女司机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服务,并对筛查异常者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早诊早治;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与心灵驿站,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帮助女司机有效纾解焦虑、释放情绪;精准识别离异、单亲或家庭困难女司机,建立动态帮扶档案,通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设立专项帮扶基金,提供生活补助、子女助学、节日慰问等实质性援助,将“娘家人”的温暖精准送达最需处。
赋能成长搭平台,做职业发展的“助推器”。搭建“技能提升+职业发展”双平台,联合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巾帼提升营”活动,开设新能源汽车基础维护、极端天气安全驾驶、优质服务礼仪、高效沟通技巧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提升职业素养与市场竞争力;综合考量安全行车里程、优质服务评价、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表现,开展年度“最美巾帼驾驶员”评选活动,不仅树立行业榜样,还激发全体女司机“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与职业荣誉感。
精神关怀聚合力,做幸福生活的“滋养源”。按区域或兴趣建立线上社群与线下互助小组,鼓励女司机开展经验分享、应急互助、育儿交流等,使她们在奔波路上不感到孤单;每年精心策划“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庆祝活动,举行趣味运动会、二人三足、健康讲座等多元活动,展现女司机的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