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7日

岐黄润怀川 杏林惠万家

——市中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见闻

辨识中草药。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颈部刮痧。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7月10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怀川百姓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一场以“精彩中医药 健康惠万家”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在市中医院人民院区精彩上演。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如一阵清风,将中医药文化的馥郁芬芳吹进怀川百姓心田;更如一场及时的健康甘霖,让怀川百姓沉浸式体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魅力。

体验零距离:外治奇效引赞叹

当日一大早,市中医院人民院区便热闹非凡,人潮涌动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罐灸的温热、刮痧的酸爽、耳穴压豆的奇妙,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市民纷纷驻足尝试。

“我家就住附近,听说有活动,特意赶过来。”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李大爷脸上带着一丝期待,正在体验耳穴压豆。护理人员手法娴熟,精准取穴,将小小的王不留行籽贴敷在相应穴位上,并轻柔按压。短短十几分钟,李大爷便惊喜地睁开眼睛,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感觉头轻松了不少,这中医的法子还真管用,我得好好坚持。”

另一侧,因上火导致咽喉肿痛、舌燥的小冯,在护理人员的建议下体验了针刺放血疗法。看着护理人员挤出少量暗红色的血液,他起初有些忐忑,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然而操作刚结束,他便忍不住惊叹:“舌头舒服多了,喉咙也不那么疼了,见效真快,中医真不是吹的。”

颈部刮痧、头部刮痧、眼部刮痧……不同刮痧竟有不同的技巧,让人大开眼界。“这叫‘出痧’,是体内湿毒外排的表现。”正在刮痧的护理人员指着市民颈背上紫红色的痧痕解释道,“刮痧不仅能解表祛邪,还能调理脏腑功能。”

医护人员在娴熟操作的同时,不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步讲解着每种技法的历史渊源、作用原理、适用人群及日常保健要点,让市民在亲身感受疗效之余,更深刻理解了中医外治疗法的科学内涵。市民周女士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中医看病吃中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外治的方法,而且效果这么明显,真是长见识了。”

童趣识本草:文化传承润心田

儿童互动游戏区则成了欢乐的海洋。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群小朋友正跟随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八段锦。他们时而高举双手如托天,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时而放松垂臂似揽月,小脚丫还不时地调整着姿势。那可爱的模样,引得周围的家长和市民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在玩乐中悄然种下了养生的种子。

“小小中医师”课堂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好奇地瞪大眼睛,辨识着形态各异的中草药。“这个是菊花,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它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等功效。”医务人员拿着菊花,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孩子们纷纷凑上前,用小鼻子使劲地闻着,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哇,真香啊”的感叹。接着,孩子们又学习认识身体上神奇的穴位,小手在自己身上比划着,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专业的小中医。

在家长和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中药香囊。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药材,然后把研磨好的药材装进香囊袋中,再认真地封口,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乐趣。当一个个散发着独特药香的小香囊完成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纷纷举着香囊向家长和同伴展示。这些小小的香囊,不仅是孩子们手中的“健康护身符”,更是中医药文化智慧的生动载体,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生根发芽。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香囊挂在书包上,让它保护我每天都健健康康的。”

茶饮新时尚:健康养生受热捧

活动现场,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莫过于中药养生饮品展示品尝区。其中,夏日解暑的“网红饮品”——酸甜可口、生津止渴的乌梅饮,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00后”小赵品尝了两款茶饮后,高兴地说:“这个乌梅饮的口感真不错,比奶茶清爽多了,以后解馋没有负罪感了,好喝又健康。”周围的年轻人听到他的评价,纷纷围过来尝试。医务人员一边递上茶饮,一边细致讲解配方功效,引导年轻人将健康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用一杯杯本草饮品替代高糖饮料。

三伏养生季:冬病夏治正当时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也预示着一年中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已经到来。活动当天,恰逢市中医院伏前加强贴贴敷首日。许多市民贴完具有温阳散寒、扶助正气功效的三伏贴后,便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这场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中,成为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脸上洋溢着对健康的期盼,也传递着对中医药疗法的信任。

义诊区前,该院知名中医专家一字排开,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并根据个人体质状况,给出个性化的养生建议和治疗方案,将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送到群众身边。一位老年人感激地说:“专家这么仔细地给我看病,还给我这么多建议,让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太感谢了。”

针对时下热门的中医减重话题,专家现场为市民进行体质辨识。“中医减重讲究因人制宜、因症施治。”一位专家向咨询者张先生耐心解析,“像你的情况属于痰湿体质,需侧重健脾祛湿,若兼有气虚,则要补气固本。体质调好了,减重自然事半功倍。平时饮食上要少吃油腻、甜食,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山药等。”张先生听后豁然开朗,表示要调整饮食作息,并计划前往医院进行科学的体重管理。他说:“以前减肥总是盲目节食或者吃减肥药,效果都不好,还伤了身体。现在听了专家的建议,才知道要从调理体质入手,这样减肥才健康。”

知识大讲堂:科普惠民接地气

在门诊楼会议室,一系列由该院资深中医专家主讲的健康科普讲座同步进行。专家们聚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等“冬病”常见领域,结合精心制作的科普视频,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健康指南。

讲座现场互动频繁,市民踊跃提问。一位市民问道:“今年的三伏贴夏至就已经开始贴敷了,现在贴敷来得及吗?”专家微笑着回答:“今年的三伏贴升级为‘六伏贴’,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传统的三伏贴是在初伏、中伏、末伏进行。只要是在初伏前后贴敷,就不算晚。今年的初伏贴敷时间是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贴敷时间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贴敷时间是8月9日 至8月18日,伏后加强贴敷时间则在8月19日至8月29日。”

此外,专家还介绍,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外,还可以选择三伏灸、三伏针、三伏灌以及穴位埋线、中药汤剂等。讲座上,该院医务人员还向市民发放《冬病夏治养生手册》,让市民将科学的养生知识打包带回家,让中医健康管理变得触手可及。市民吴阿姨拿着手册说:“这个手册太实用了,里面有很多养生的小知识和方法,我回去要好好研究研究。”

艺术展本草:文化之美动人心

活动现场,一处充满艺术气息与本草芬芳的展区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拍照留念。这里展示的并非普通的绘画或摄影作品,而是由市中医院富有才华的医护人员以天然中药材为基本“颜料”和创作素材,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中药画。

在这里,原本用于配伍方剂、治病救人的本草精灵,经过创作者的巧妙构思、精心筛选、细致拼接和特殊工艺处理,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它们跃然于画板之上,或构成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或描绘成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或书写成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斑斓多彩的天然药材,在光影下呈现出独特的肌理和质感,构成了一幅幅既古朴典雅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中药艺术画卷。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每一幅作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和谐之美以及医者仁心的艺术表达,让观者在惊叹之余,对中医药文化油然而生更深层次的敬意与热爱。一位市民感慨地说:“没想到中药材还能做出这么美的画,真是既增长了知识,又欣赏了艺术。”

润泽惠民生:

杏林芬芳满怀川

此次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是市中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号召,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百姓的重要举措。活动让中医药以有形、有趣、有用的形式,真正走近百姓身边,融入日常生活。

“今天我们举办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就是想让老百姓能直接接触、体验中医药,通过义诊、疗法体验,让大家知道中医药不只是治病,还能融入日常养生。”市中医院负责人表示,“活动效果很明显,现场来的人特别多,老人问调理,年轻人试艾灸、尝中药饮品,孩子们跟着学八段锦、做香囊,大家都很积极。这样的活动很实用,接下来我们会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中医药真正惠民。让这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持续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随着活动渐渐接近尾声,市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喜悦,陆续离开现场。而那悠悠的杏林韵味,却如同一股清泉,在人们的心中缓缓流淌,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为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保驾护航。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医药文化惠民之路的不断深入拓展,这朵凝聚着千年智慧的杏林之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