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1日
行庄“真行”
本报记者 董 蕾
本报通讯员 杨 惠
7月18日,走进孟州市赵和镇行庄村,错落有致的小院掩映在绿树红花间,硬化的村道干净整洁,村民们在崭新的健身广场晨练说笑……和美宜居的乡村生活令人羡慕不已。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却是“灰头土脸”: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坑洼泥泞的土路、随处堆放的垃圾、闲置荒芜的土地。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行庄村历经“脱胎换骨”的蜕变,正以“高颜值”“有温度”的新面貌描绘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画卷”。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村容村貌焕新颜。“以前下雨天出门,一脚泥一脚水,院子里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你看,墙刷白了,路修平了,家家门口都种着花,走到哪里都特别干净,住着真舒心!”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老行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行庄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逐户走访调研。通过群众筹资22万元与村集体自筹27.6万元,该村拆除了12处空心院落,对废弃宅基地实施墙体加固及翻新;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对村内道路进行全面硬化,配套安装78盏太阳能路灯,把夜晚的村庄点缀得温馨明亮;建立三级沉淀处理系统,敷设污水管网,实现“污水不乱排、垃圾有人管”;今年又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进行整体绿化,建成生态游园2处、网红粉黛乱子草景观带1条,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洁净美”。
从“缺设施”到“全配套”,生活品质节节高。“现在村里建了健身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住着比城里还舒服!”老行的话说出了大家的想法。近年来,行庄村精心谋划,聚焦村民生活需求,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成村幸福苑1座、标准化健身广场2处,配备健身器材12组及多功能乡村大舞台1座。“接下来,村里还计划投入30万元新建标准化灯光球场。”行庄村党支部书记行前进说,“都是在村里的乡里乡亲,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和付出的最好回报。”
从“守旧业”到“兴新业”,乡村发展添动能。环境美了,设施全了,如何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行庄村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提升村庄环境面貌的同时,切实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通过集体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地黄等中药材,同时盘活闲置厂房,吸引企业入驻,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准备继续流转1000亩土地引进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打造周末乡村休闲游项目,将城里人吸引到乡下体验农业采摘、农家生活等项目,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行前进信心满满。
旧村焕新颜,行庄“真行”。
行庄村的蜕变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更深刻地反映了村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如今的行庄村,正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